
據了解,阜陽PPP項目共分3個標段,預估投資分別為:49.91億元、60.76億元、30.66億元,總投資規模超過140億元。消息發出后,即有業內人士指出,阜陽人口不足1000萬,2016年財政收入僅為226億元,此次項目總投資超過140億元,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堪憂。
目前,在PPP推進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如片面追求投資和GDP增長,不加區分地擴大、泛化PPP模式的使用范圍,將PPP模式簡單理解為融資手段等。
對此,今年5月初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其中明確嚴禁地方政府利用PPP違法違規變相舉債,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參與PPP項目時,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諾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擔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損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會資本方承諾最低收益等。
本月初,財政部發布《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對地方政府融資進行了進一步規范。在政策趨緊、項目日益規范的形勢下,地方政府的財政、融資、支付等能力受到考驗。
最新的公示顯示,本次阜陽PPP項目3個標段共有4+3+5,共12家聯合體作為中標候選人被公示,其中,標段一中標候選人牽頭單位分別是:葛洲壩集團、中電建路橋集團、中鐵四局、中交上海航道局;標段二預中標牽頭單位有:葛洲壩集團、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標段三預中標牽頭單位有:中交上海航道局、中交天津航道局、中電建路橋集團、葛洲壩集團、中鐵四局。
有消息稱,此次中標的葛洲壩聯合體等均不是報價最低的競標方,反而在競標中報價較高。行業內低價中標趨勢是否正在改善?
同樣參與此次競標的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斌認為,阜陽PPP項目沒有“低價中標”釋放了良好信號。因為低價不會等同于優質服務,期待行業更加規范地發展。
同時,針對此次中標方多為建筑類企業,楊斌認為,十幾年前,首創進入水務行業時,也是依靠資金先導,推動了行業市場化。現在,新進企業采取資本等激進手段進入環保行業,只是一種企業戰略。在PPP項目中,建筑類企業也具備優勢,其在施工、建設方面具有長處,而后期項目的運營情況,需要地方政府嚴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