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電力系統加速直流化、綠色化轉型。近日,第十九屆中國智能電工技術論壇暨新能源電器高電壓技術發展研討會拉開帷幕,產業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受邀出席,分享了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洞見,并圍繞“光儲直柔應用創新”展開深度分享,系統闡述光儲直柔技術的發展驅動力、核心價值、解決方案及實踐案例,為建筑低碳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加速發展提供新路徑。

當前,能源轉型持續深化,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邁入加速的新階段,既需要實現高比例新能源的廣泛接入,還需構建“源網荷儲”協同互動、低碳高效的用能生態。在此背景下,加大智能微電網與“光儲直柔”等創新技術的研發應用,積極探索適配新能源場景的新型商業模式,成為推動能源行業向清潔化、柔性化、智能化深度轉型的關鍵。
光儲直柔技術,即配置光伏和儲能、采用直流配電系統且具備功率主動響應功能的新型建筑供配電系統,通過 “光、儲、直、柔” 四大核心環節,實現建筑能源系統的高效、靈活、低碳運行。“雙碳”目標提出后,光儲直柔技術獲多維度支撐,政策層面,多部門出臺政策明確方向、提供落地指南;市場層面,建筑領域節能減碳需求迫切,光伏開發、終端直流化等趨勢拓展應用空間,目前國內已陸續落地示范項目;標準層面,2022年3月《民用建筑直流配電設計標準》實施,多項標準及設備認證工作同步推進,為行業規范發展奠基。
在論壇上,施耐德電氣能效管理低壓業務戰略與業務發展經理王象軍在演講中指出:“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光儲直柔在提升系統效率、釋放系統柔性、改善電能質量、促進電網友好互動等方面價值日益突出。針對建筑領域這類能耗大戶,低碳轉型尤為迫切,‘光儲直柔’等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的落地,將賦能建筑行業高效及可持續發展。”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踐行者與賦能者,施耐德電氣依托“源網荷儲”全場景的創新技術及深厚的實踐經驗,緊密貼合行業趨勢與用戶需求,針對光儲直柔技術落地需求,施耐德電氣推出覆蓋“直流配電+變換+保護+控制”的全品類解決方案,以模塊化可擴展的系統設計,適配不同建筑場景的個性化需求。
施耐德電氣光儲直柔解決方案具備安全可靠、靈活便捷、綠色低碳三大核心優勢:在安全層面,通過新型保護技術降低電能質量問題,更簡單實現孤島模式運行;在便捷性上,模塊化設計支持非標定制工業化流程,減少能量轉換與配電線纜損耗,精準感知并調節用電需求;在低碳方面,可靈活接入分布式能源,提升光伏發電利用率,支持需求響應(DR)、虛擬電廠(VPP)等電網輔助服務功能,助力建筑降低碳排放與度電成本。此外,施耐德電氣還為直流微網提供全方位的關鍵能力支持,涵蓋規劃可研、系統設計、生態合作、安裝調試、運營維護在內的全環節,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與高效運行。
施耐德電氣的光儲直柔解決方案的價值已在實際場景應用中得到充分印證。在歐洲,施耐德電氣已落地荷蘭代爾夫特N470“綠色直流公路”、阿姆斯特丹ABN-Amro Circl“直流銀行大樓”等標桿項目。2023年施耐德電氣武漢光儲直柔示范基地正式落成,該示范基地憑借完整的直流產品、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系統層面的柔性調節能力,成功實現充電樁等大功率負載100% 綠電供給;此外,通過屋頂光伏系統的高效運行,武漢工廠每年可減少約577噸碳排放,達成年均13%的減碳目標,成為光儲直柔技術應用的標桿樣板。不僅如此,施耐德電氣光儲直柔解決方案還在歐洲商業建筑、公路、充電站等多元場景中落地應用,獲得國際市場高度認可。
從政策驅動到技術突破,從解決方案到項目落地,光儲直柔技術正成為“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與建筑低碳轉型的核心技術之一。施耐德電氣未來將持續深耕光儲直柔技術創新,推動更多行業標準完善與示范項目落地,助力構建更穩更綠更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