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部長茹拉別克·圖爾孫普拉托維奇·米爾扎馬赫穆多夫:
烏中全方位、遞進式能源合作“在路上”
當前,世界處于動蕩與變革之中,在地緣沖突不斷、經濟形勢復雜的大環境中,開展廣泛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特別是能源領域互利合作前景廣闊。我們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并珍視與中國推動多領域合作的機會。
一直以來,烏茲別克斯坦堅定奉行同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展能源合作,高度重視上合組織框架下的能源合作,特別是在實施區域內聯合能源項目方面,包括建設現代化發電設施和儲能系統,形成基于開放、互聯互通和技術兼容原則的統一上合組織能源市場。
推動綠色通道同中國能源系統對接,推動建立統一的絲綢之路能源空間,將東南亞和中亞連通起來;發展區域間輸電系統,確保區域內國家間能源穩定高效運輸;開展數字化、科學創新和資本領域合作,進一步開展經驗交流和分享。
目前,烏中兩國在不同領域共同實施超過20個項目,包括火電、水電、太陽能、風能、電池儲能、輸變電等。此外,烏綠色能源產業幾乎所有技術解決方案和設備都來自中國。中國技術創新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在助力烏電氣設備制造本地化、能源人才培養本地化方面,中國也積極傳授知識和經驗,為烏能源轉型和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6月,中國電建華東院總承包建設的中亞首個綠氫EPC項目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綠氫項目正式進入產氫運行階段,為全面投產奠定堅實基礎。該項目是烏茲別克斯坦“綠色能源戰略”核心組成部分,更是兩國新能源領域深化合作的真實體現。
烏中能源合作持續深化,戰略合作規模和水平顯著提升,釋放了積極協同效應。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鍵技術合作伙伴、重要的投資伙伴。從早期的油氣勘探、天然氣供應,到當前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以及能源轉型和綠色經濟,全方位、遞進式合作始終“在路上”。
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長巴基詹·納謝耶諾維奇·伊利亞斯:
引入中國高效創新技術對哈至關重要
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近年來正加速推動能源多元化和低碳經濟轉型。我們根據區域特點、國情、產業、政策和經濟社會等因素,同步發展傳統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別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
哈薩克斯坦每年舉行可再生能源項目拍賣和招標,并推動戰略投資合作。國際合作有助于引進最新技術和必要資金,實現哈薩克斯坦綠色轉型中長期目標,其中,引入中國高效創新技術至關重要。
哈薩克斯坦能源轉型進程中,綠色融資、技術交流、國際合作、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專業技能提升是重要議題。能源轉型應當具有包容性、務實性,并考慮國家優先發展方向,并以共同區域目標為基礎。我們致力于和各方開展長期合作,并高度珍視這種互利共贏合作關系。
吉爾吉斯斯坦能源部副部長埃米爾別克·卡瑟莫維奇·伊斯馬諾夫:
中國對吉經濟和能源發展功不可沒
能源安全是各國以及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有效利用能源資源,開發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需要密切合作和機制協調。
多年來,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在能源領域進行了頗具成效的合作,包括水電、太陽能、風電等,中國對吉經濟和能源發展功不可沒,我們希望延續并且擴大合作范圍和規模。
埃及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部長馬哈茂德·穆斯塔法·卡邁勒·阿斯馬特:
助力埃及能源建設 中國扮演關鍵角色
埃及和中國擁有濃厚的文化聯系、緊密的互利合作關系,尤其是在能源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果的合作,包括輸電、變電、發電、基礎設施等。可以說,助力埃及能源建設,中國扮演了關鍵角色。
對埃及而言,推動能源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我們必須加速能源領域變革。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跟上能源技術迭代更新的腳步。埃及計劃到2035年實現42%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進一步提升至60%。
埃及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處,控制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是國際航運、貿易及戰略要道,同時市場潛力巨大,歡迎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企業來埃及投資合作,包括共同開發尼羅河水電項目、合作深化碳捕捉技術研發。
截至目前,埃及在制造、發電、能效等領域均取得進步,同時致力于成為水電和氫能行業領軍者。我們愿與各方進行密切合作與交流,為建設更有韌性的能源體系、強化能源安全保障貢獻力量。
阿塞拜疆能源部長帕爾維茨·奧格泰·奧格雷·沙赫巴佐夫:
中國在阿塞拜疆能源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今年4月,阿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建立,開啟兩國關系新篇章。阿塞拜疆地處歐亞樞紐地帶,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這為阿中兩國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前,中國在阿塞拜疆能源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中國企業以承包商和投資者的身份,為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阿塞拜疆與中國企業達成多項合同,包括太陽能、海上風電、電池儲能、電網等。基于這些合作,阿塞拜疆將分階段建設總裝機容量2.3吉瓦的風電廠和太陽能電廠,并開發預計裝機容量2吉瓦的海上風電項目。
阿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體現出兩國在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方面擁有共同愿景,這將為全球能源轉型帶來更大推動力。依托地理區位優勢,阿中兩國正積極構建“綠色能源走廊”,計劃利用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生產綠氫,經中國技術支持儲運體系出口至歐洲市場,這有助于將地理分布不均且具有間歇性的“風光”能源輸送至有需求的地區,實現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確保各能源系統之間互操作性和韌性。
阿塞拜疆與中國以及阿塞拜疆與中亞之間的能源合作,對于加強能源安全、實現氣候目標、歐亞綠色能源一體化具有戰略意義,標志著區域合作進入新階段。
俄羅斯能源部長謝爾蓋·齊維廖夫:
積極推動能源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上合組織機制下,我們持續推動平衡、平等、可持續的能源合作,捍衛落實公平能源的立場,建立了一系列合作項目,涵蓋能源供應、能源技術、物流、金融和保險等。
在國際能源市場,俄羅斯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將能源視為優先發展方向,目標是充分利用各種類型能源、聚焦清潔技術和環境保護、提升能源安全、實現能源可及性,旨在創造能源產業最大附加值,推動國家氣候目標達成。
我們將加大油氣開發力度、推動能源供應多元化、持續擴大能源出口、拓寬朋友圈、加強競爭力、維護能源領域主權。
我們將繼續同伙伴國家開展能源對話,建立可持續、可靠的能源體系,秉持“上海精神”,提升相互信任水平,睦鄰友好,積極推動能源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
尼泊爾能源、水資源與灌溉部長迪帕克·卡德加:
技術創新和跨國合作至關重要
當前,我們面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經濟轉型等諸多挑戰,技術創新和跨國合作的重要性尤為凸顯。綠色技術、數字化、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能源系統,讓能源系統變得更韌性、更經濟實惠、更可持續。然而,僅有創新遠遠不夠,我們必須要有相關配套政策、區域合作框架以及雙邊和多邊伙伴關系,從而高效推進跨境投資和能源貿易。
尼泊爾的目標是到2035年發電裝機提高到2.85萬兆瓦,其中1.5萬兆瓦用于出口,90%以上電力來自水電。我們致力于通過區域合作和私營投資,實現清潔能源普及全民用電。
能源不僅是基礎設施,更是發展機遇,我們愿同各方攜手共創更清潔、更智能、更包容的能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