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去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今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交易放緩,交易數量與規模均有大幅回落。CVSource投中數據終端最新研究顯示,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交易完成案例數量僅為1802起,環比下降38.01%,同比下降9.67%;披露金額為1046.6億美元,環比下降36.19%,同比下降39.92%;披露金額案例數量為1406例,平均單筆完成交易為0.74億美元。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IT以及互聯網行業交易數量分別為282起、227起和205起,分別占比15.65%、12.60%和11.38%,位居前3位;能源及礦業、互聯網和金融行業并購規模分別以194.67億美元、146.82億美元、140.60億美元,占比18.60%、14.03%、13.43%,位列三甲。
事實上,從2015年底到今年一季度末,針對定增市場的監督指導持續不斷,導致多家上市公司修改定增方案,延緩了原先的并購重組進程。從今年一季度末至二季度期間,監管力度持續加大。5月初,證監會稱,由于對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的關注,中概股通過IPO、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的影響已被納入其分析研究范圍;6月17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并明確此次修改的重點是進一步規范借殼上市行為。在這期間,并購重組市場遭遇“叫停互聯網金融、游戲、影視、VR行業跨界定增”傳言引發的巨震。整體來看,監管政策的風云變幻是影響并購市場整體回落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從具體案例來看,規模最大的具體宣布交易案例是萬科擬456.13億元收購前海國際100%股權。交易完成后,前海國際將成為萬科全資子公司。但就現階段萬科內部的激烈斗爭,這一方案獲得萬科現兩大股東華潤和寶能系的公開反對,后續還要看相關態勢的發展。另外,順豐控股擬433億元借殼上市作為上半年交易金額排名第二的案例也備受關注。繼圓通、申通后,又一家快遞民企將借殼上市。而順豐控股未來只有持續保持物流時效以及良好的服務品質等優勢,繼而通過資本運營才能擴大其所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從實際完成的并購案例來看,長江電力收購川云水電100%股權成為上半年完成交易規模最大的案例,交易總價797.35億元。就行業分布來看,上半年制造業、IT和互聯網成為并購數量熱門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跨境并購整體創新高。公開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涉及中國企業的并購交易總額達37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8%,創下上半年期間的并購交易額最高紀錄。
長江電力收購川云水電100%股權成為上半年完成交易規模最大的案例,交易總價797.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