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中東歐博覽會)將于2015年6月8日至12日在寧波舉行,將推出140余個合作項目,寧波市出臺18條加強與中歐國家全面合作鼓勵政策,中國正在與16個中東歐國家制定《中國—中東歐國家中期合作規(guī)劃》。
6月3日,寧波市副市長王劍侯在商務部專題發(fā)布會上表示,中東歐博覽會由商務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首個以投資貿易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博覽會以“一帶一路”規(guī)劃為指引,共安排投資洽談、貿易展覽、會議論壇、人文交流四方面共18項活動。
投資洽談。主要包括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合作洽談會、第二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商協會投資貿易對接洽談會、中國—中東歐雙向投資合作產業(yè)園促進活動。
貿易展覽。主要包括中東歐國家特色產品展、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常年展、跨境電商與中東歐參展企業(yè)對接洽談會、中東歐特色商品常年展展館授牌儀式。其中,中東歐國家特色產品展設在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1號館,展覽面積5000平方米。
會議論壇。主要包括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發(fā)展論壇、第二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省(州)市長論壇、第二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論壇。
人文交流。主要包括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旅游合作專場推介會、中東歐國家主流媒體“走進美麗浙江”采訪活動、中東歐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第二屆中東歐國家美術館油畫展暨中東歐16國美術館館長論壇等活動。
“首屆中東歐博覽會內容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經貿與人文活動相得益彰。”王劍侯稱,投資方面將更加注重雙向投資合作,博覽會期間將舉行寧波市與中東歐國家雙向投資合作產業(yè)園簽約或掛牌儀式。
王劍侯透露,博覽會已確定14個中東歐國家將推出140余個合作項目,已邀請到國內12個省市33個團組、1100余名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預計將有超過30個城市的200余家投資企業(yè)與中東歐國家企業(yè)、機構對接洽談并簽訂一批合作項目。
為加強與中東歐國際的全面合作,寧波市政府日前出臺《關于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全面合作的若干意見》,這18條鼓勵政策在促進雙向投資方面,提出開展跨境貸款試點,支持中東歐國家有融資需求的企業(yè)直接向寧波的銀行申請跨境貸款,鼓勵寧波的銀行為中東歐國家的工程提供項目貸款。
開展境外并購試點,寧波企業(yè)赴中東歐國家并購可先行辦理外匯登記匯出資金,在規(guī)定期限內再補辦相關手續(xù);允許寧波企業(yè)通過境外放款為其在中東歐國家的子公司和關聯公司提供資金;簡化和放寬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寧波企業(yè)赴中東歐國家投資,300萬美元以內的前期費用可由銀行直接辦理;超過300萬美元的可經外匯局登記后到銀行辦理,最快當天可完成資金匯出。
鼓勵政策還提出,對于中東歐國家貿易產生的外匯收支業(yè)務將取消事后逐筆核銷手續(xù),簡化單證審核要求;允許中東歐國家居民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匯時,提供資金合法來源證明即可在銀行直接辦理,無總額限制。
12月16日,李克強總理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共同發(fā)布《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確定2015年在寧波舉辦首屆中東歐博覽會。寧波是“一帶一路”規(guī)劃主要節(jié)點城市,2014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達5.2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70萬標箱,位居全球第五;自營進出口額達1047億美元,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對外貿易超過千億美元的城市。
據海關統(tǒng)計,中東歐雙邊貿易額由2012年的521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602億美元,增長15.6%。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徐曉峰在會上介紹稱,中國是中東歐16國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qū)的前三大貿易伙伴分別為波蘭、捷克和匈牙利。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主要進出口商品為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電工器材、汽車及其配件、化工、紡織服裝及鞋類等。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企業(yè)在中東歐國家投資超過50億美元,中國企業(yè)正在積極探討參與中東歐有關國家的核電、火電、高速公路等投資項目。截止目前,中國已向中東歐國家提供優(yōu)買貸款超過30億美元,實施8個項目。當前,黑山高速公路項目已啟動建設,塞爾維亞科斯托拉茨電站二期項目簽署貸款協議,一批新的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探討。
中東歐16國均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數量占總數四分之一。徐曉峰透露,結合“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中歐合作2020戰(zhàn)略規(guī)劃》,中國正在與16個中東歐國家制定《中國—中東歐國家中期合作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