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電池產能限制的比亞迪,將募集巨資來解決該問題,同時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力度。比亞迪6月3日晚間發布定增預案稱,計劃以57.4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61億股,募資約150億元,用于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
其中,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擬投入募資60億元;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擬投入募資50億元;4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據路透社報道,湯森路透旗下的IFR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和瑞銀證券將負責定增事宜。
根據公告,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由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實施,總投資額60.22億元,項目包括鋰離子電池及相關原材料的生產,建設地址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建設周期18個月。項目完成后,將新增動力電池生產能力6Gwh/年,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車生產。按市場價格測算,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效益13.61億元。
目前比亞迪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主要受制于電池產能有限,以比亞迪“秦”為例,其上市首2個月訂單量即超過6000臺,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秦實際銷量在2014年1月僅673臺,到5月銷量才突破1000臺,訂單和銷量之間的落差表明秦在產能上遭遇瓶頸。而整個去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額為64億元,只及王傳福去年7月份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預計數值的一半。
截至2014年年底,比亞迪電池總產能為4千兆瓦時。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3月30日表示,由于新能源的高速發展帶來電池產能的不足,比亞迪未來將更加注重于電池產能的擴充,“資本支出將主要在電池方面。我們也通過各種融資渠道把有限資本用在電池投資上。”
比亞迪方面表示,此次募投項目實施完畢后,將有力提升公司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供應能力,為公司提升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市場份額提供保障。
同時,總投資額為5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主要包括雙模汽車、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客車、電動專用車及相關基礎平臺的研發。研發支出主要包括研發工具費、人員工資、樣車試制費、外部開發及實驗費等,不涉及新的土建工程。
比亞迪表示,投資雙模汽車、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客車、電動專用車及相關基礎平臺的研發,有利于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產品線、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加速于新能源汽車下游各細分市場的全面布局,擴大規模效應,從而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導地位。
此次發行前,王傳福持有比亞迪A股股票共計5.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3.05%,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發行完成后,王傳福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5月25日,在宣布可能采取定向增發行動后,比亞迪在深市的股票停牌。6月4日開盤時股價漲停,報83.6元,相比昨日76元的收盤價上漲了10%。
過去一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快速,利潤貢獻正在加強。數據顯示,比亞迪去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超過2萬臺,與2013年的2900臺銷量相比,增加了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