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的喜慶氛圍還未完全散去,義烏鐵路口岸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繁忙。在海關監管區內,一排排集裝箱宛如長龍,蔚為壯觀。一大早,義烏海關監管二科的關員柳威敏、鄭昕便來到現場,對集裝箱的封識狀態進行巡查和抽查。得益于在線申報、H986非侵入式查驗設備等海關智能化監管手段的應用,這批貨物的通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該趟班列在境外代理服務方面也進行了數字化優化,實現了整列車到口岸的提前準備、整列換裝和整列到站,從而大幅提升了班列的運行效率。全程6200多公里的旅程,運行時間從以往的10-12天縮短至6-8天,為塔什干及沿線地區的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快捷的物流服務。
自2014年浙江首條中歐班列“義新歐”從義烏發車以來,經過十余年的蓬勃發展,開行數量穩步提升,開行路線不斷擴展,班列貨源也日益豐富。每年有超過10萬種商品通過浙江中歐班列銷往全球各地,其中不乏運往塔什干等中亞城市的貨物。這為“浙江制造”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了高效穩定的物流通道。
為了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杭州海關積極推動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等政策的落地實施。通過智能卡口等科技化設備的運用,提升了海關監管和場站信息化管理水平,擴大了鐵路“快速通關”的應用規模,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據海關統計,2024年杭州海關累計監管中歐班列2619列,同比增長10%。杭州海關隸屬義烏海關監管二科科長周華偉表示:“今年我們將繼續全力支持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不斷強化關地、關鐵、關企協作配合,持續提升通關時效,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為包括塔什干在內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更加優質的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