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
訂閱
能源互聯網將有助于形成一個巨大的能源資產市場,實現能源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這個市場可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動和交易,也可以讓更多的低風險資本進入能源投資開發領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資的風險
從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獲悉,經過三年的發展,合作組織會員首超600家,數量達到602家,遍及5大洲85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全球設立7個區域辦公室和36個聯合辦事處,國際影響力、行動力顯著提升。合作組織于2016年3月成立,是由致力于推動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相關企業、組織、機構和個人等自愿組成的國際組織,也是中國在能源領域發起成立的首個國際組織,其宗旨是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據合作組織發展局副局...
3月15日,南方電網廣東珠海城市—園區雙級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通過國家能源局驗收,成為國家能源局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中首個通過驗收的項目。此次驗收成功,意味著首批55個示范項目公布近兩年后迎來落地大考。專家組表示,該項目在技術標準規范和創新研發方面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成為國內首個互聯網化的綜合能源服務運營服務平臺。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張平表示,此次驗收成功,意味著首批55個示范項目公...
近日,《全球能源互聯網促進全球環境治理行動計劃》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正式發布。這標志著全球能源互聯網納入聯合國環境治理工作框架。該份報告從能源清潔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接環境保護這一重大全球性議題,為應對環境挑戰、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了創新方案和有效載體,為實現全球能源可持續生產與消費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桌上有則舊聞,說的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今年以【國家電網辦〔2019〕1號】文,下發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新時代改革再出發,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意見》的通知,要求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持續推進電網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著力構建適應能源互聯網企業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促進能源生產消費轉型升級,努力開創公司和電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可理解為綜合運用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 信息技術和智能管理技術, 將大量由分布...
國家能源局委托組建的互聯網+智慧能源項目驗收專家組,于3月15日對南方電網廣東珠海《支持能源消費革命的城市-園區雙級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開展驗收工作。經過審閱資料、實地考察、會議審查,專家組討論形成驗收意見,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同意通過驗收。并表示其在技術標準規范和創新研發方面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據悉,珠海項目在國家能源局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中,首個通過國家能源局驗收。攻克能源...
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相關企業,最近都在瘋狂追捧泛在電力物聯網。自國家電網公司3月8日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動員會之后,從3月11日開始,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股連續漲停。周鴻祎、雷軍、董明珠、楊元慶等互聯網大佬也紛紛表態,深入產業互聯網的機會來了,希望在這個大的產業上分上一杯羹。
受國家能源局委托,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于2019年3月15日在珠海組織召開了“支持能源消費革命的城市-園區雙級‘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以下簡稱“示范項目”)驗收評審會。這是第一個通過國家能源局驗收的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
最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第三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暨2019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寇偉出席會議并作題為《守正創新 擔當作為 奮力開創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報告認為,2018年公司大力實施新時代發展戰略,確保安全可靠供電,電網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經營管理進一步加強,產業、金融和國際業務發展成效明顯,電力改革和國企改革部署全面落地,科技創新取得新的突破,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最近,國家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基于電力大數據的能源公共服務建設與應用工程順利完成各項建設任務,該示范項目通過開放服務的方式為政府和社會各方提供基于電力大數據的價值信息,建立將電力數據轉化為社會公共價值的新模式,極大地助力社會民生發展。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和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國家電網信息化建設現...
3月5日,國網上海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發布《城市能源互聯網白皮書》。這是國內首個關于城市能源互聯網的白皮書。上海能源需求量、耗能密度大。《白皮書》指出,上海作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2017年度能源消費總量11862萬噸標準煤,占全國總能耗的2.64%,超過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2017年,上海能耗密度18709.8噸標準煤/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0倍。
近年來,數字化、大數據等元素在能源利用及能源管理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應用。中小型風力發電廠、熱電聯產,太陽能發電等分散式發電量的不斷增長,迫切需要智能化的互聯互通,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和高效管理。在此契機下,物聯網發展迎來歷史機遇。有關資料顯示,到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其中能源物聯網核心產業的規模達3000億元以上。為了更好地推進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9月3~5日,以先進電力電子技術與分布式能源...
一場顛覆式的變革。面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個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應用平臺,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研究科學院技術專家顏擁感慨道。一個月前,該平臺在國網浙江電力上線試運行。2月20日,顏擁演示了登錄平臺后的場景:如果家里有分布式光伏電站且發電量有富余,可登錄這個系統,進入交易大廳,發起交易,就可以點對點將光伏電賣給他人,并直接獲得電費,不再局限于目前賣給電網企業的模式。電網企業不再是中心環節參與者而是平臺服務提供者,體現的不僅...
國家能源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4月底前完成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驗收工作。首批示范項目公布近兩年后迎來落地大考。本報特約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互聯網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曾鳴,分析智慧能源發展形勢,探討綜合能源系統落地,分享新一年的期待和展望。記者: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縱深推進中,2019年我國能源發展將面臨什么樣的發展趨勢?曾鳴: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目標推動下,我國能源...
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21日在北京召開。記者從當天的峰會上獲悉,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開局良好,已經從概念普及進入了實踐生根階段。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空間更大,有望構建十萬億元規模大生態。新模式新業態在蓬勃興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峰會上表示,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快,從概念的普及進入實踐的生根階段,形成了戰略引領、規劃指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推進的良好互動的可喜局面,突出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征。一...
空間太陽能電站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太陽能發電裝置將太陽能轉化成為電能;能量轉換裝置將電能轉換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并利用發射裝置向地面發送波束;地面接收系統接收空間傳輸的波束,通過轉換裝置將其轉換成為電能接入電網。
能源互聯網將有助于形成一個巨大的能源資產市場,實現能源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這個市場可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動和交易,也可以讓更多的低風險資本進入能源投資開發領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