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領域碳排放將擁有權威“數據畫像”、居民也將享受更加便捷的充換電環境……11日,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優能”能效服務品牌,通過實施8項能效行動,助力“雙碳”目標,促進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靠零碳能源把內蒙古草原建設得更美麗、更富有,使各族人民更加幸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江億在第一屆現代能源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自從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后,他一直關注著內蒙古未來的發展。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5月8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重組組建,對優化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助力我國農業現代化、增強化工行業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國家管網集團廣東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開工儀式在廣東省梅州、韶關、清遠三地舉行。同時,全國多地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駛入快車道,中俄東線南段、蒙西管道等多條管線建設加速推進,這是國家管網集團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遠景目標的實際行動。
日前,國家能源局召開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一季度能源形勢、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我國能源供需總體平衡,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提速,有力有效地支撐了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是煤化工發展的一個關鍵期,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壓力之下,行業發展要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相關措施,以在極端情況下保障石油戰略需求為出發點,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統籌自身與其他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兼顧常態下的經濟性,實現煤化工高質量發展。”
中國政府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后不到半年,“碳中和”已成為中國企業言必提及的關鍵詞。
5月8日,中國光伏巨頭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正式宣布了該公司基于價值的全新品牌戰略,重新定義公司的宗旨,在推進公司自身餞行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賦能和助力更多企業、機構、社區、家庭實現碳中和目標,匯眾之智慧,解決共同面對的包括水、糧食、能源和氣候問題。
數據統計,截至目前,隸屬于科創板先進環保產業板塊的上市公司共計12家。從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看,11家環保公司一季度營收呈現同比增長,其中路德環境、元琛科技、德林海以及復潔環保的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00%。
為充分發揮績效考核作用,該公司還研究出臺了新能源發展獎勵等制度,激發基層各單位搶占優質資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為促進新能源開發建設,該公司先后特邀新能源行業龍頭單位圍繞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流程、新能源運維進行了專題培訓,為項目前期開發和隊伍建設充能續航。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總體部署要求,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4月28日,國家能源局首次以現場會的形式組織召開了央企總部層面的電力調度交易與市場秩序廠網聯席會。會議響應近期市場主體加強廠網之間溝通聯系的意愿訴求,搭建了廠網高層交流、議事、協調平臺。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志武出席會議并講話。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科技創新能夠提供哪些支撐?就此話題,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
我國是能源生產大國,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能源共同滿足我國能源消費需求。低碳發展的實質是提高可再生等清潔能源的利用比重,在滿足全國能源需求的同時,減少高污染、高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從能源系統的角度對未來各類能源消費總量進行碳減排路徑的規劃,對我國未來能源規劃和能源結構調整具備參考價值。
重返《巴黎氣候協定》、推動“綠色新政”、主持領導人氣候峰會、提出新的減排目標……自上臺以來,美國現任政府一反前任政府的氣候政策,對全球氣候治理表現出極大熱情。
近日,中國海油所屬中海信托與中國海油所屬海油發展舉行簽約儀式。雙方共同宣布,全國首單以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即中國核證減排量)為基礎資產的碳中和服務信托——“中海蔚藍CCER碳中和服務信托”成立。
碳中和(carbon neutral,or carbon neutrality)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