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南陽市“車輛加水即可行駛”的水氫能源車引發關注和質疑。涉事企業、青年汽車集團下屬公司5月24日披露稱,相關車輛使用催化劑與水反應產生氫氣,然后發電驅動車輛。前述車輛使用的車載即時制氫技術尤為關鍵。湖北工業大學教授董仕節,他曾向涉事企業轉讓用于水解制氫的鋁合金的制作方法的兩項專利。
這一信息來自5月24日上午的浦江創新論壇。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編寫的《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在論壇上正式發布。《規劃》指出,長三角具有巨大的氫能源產業環境潛力,氫氣基礎資源豐富,加氫基礎設施支撐良好。
伊利諾伊大學宣布,NASA正在推動一項低溫氫燃料電池系統項目,旨在為純電式飛行器提供動力支撐。這份合約價值600萬美元,該校飛行器低溫高效電氣技術中心(CHEETA)將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去開發符合預期的解決方案(取代傳統基于化石燃料的推進系統技術)。
水氫采用的技術路線為“甲醇重整制氫+氫氣提純+低溫燃料電池”,是甲醇重整制氫技術路線中的一條,它是氫能與燃料電池的一體化路徑,要求制氫技術向小型化、高純化方向發展,燃料電池向低溫方向發展,其發展方向是制氫與燃料電池的一體化、小型化和智能化。
加利福尼亞州HyperSolar公司是一家利用太陽光和任何水源生產可再生氫的突破性技術的開發商,今天宣布其專有的全集成制氫裝置的穩定性測試已超過1000小時。該設備將作為公司第一代商用可再生氫氣發生器的基礎。
5月20日,金通靈發布公告稱,與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人民政府在南通簽訂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生物質氣化提氫、熱電聯產項目合作協議》。雙方經充分協商,本著友好合作、優勢互補的原則,對集賢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投資建設2*1億立方生物質氣化提氫項目及30MW生物質氣化熱電聯產項目(含10個收儲壓塊站,具體規模以可研報告為準)。
氫氣極其易燃且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因此,該氣體可被用于生成清潔能源,并在航天航空和冶金等行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然而,氫氣也具有很高的安全風險,因為它沒有特定的氣味或顏色,并且在大氣中濃度高于4%時就有爆炸風險。因此,能夠檢測低濃度氫氣的氫氣傳感器有其用武之地。現在,電子科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超靈敏且靈活的氫氣傳感器。該團隊利用了由鈀納米粒子制成的有機納米纖維。
超純氫在電子工業尤其是微電子、光電子產品生產中有極為廣泛的的應用市場,包括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工業是超純氫的最大用戶,超純氫作為還原氣體和保護氣,主要用于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芯片以及液晶平板顯示器生產等領域,且氫氣的純度直接影響最終的產品質量。在冶金工業中,氫氣可作為還原劑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也可作為貴金屬高溫加工時的保護氣氛,需要5N的高純氫。
宇宙中最早的化學鍵刷屏了。近日發表的一項天文學成果指出,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檢測到了氦合氫離子(HeH+)。這個由宇宙中最簡單的兩種元素構成的分子離子讓人們關注化學過程是如何發源的,也引發了人們關于元素起源的好奇心。
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氫氣使用量將達到1億噸,占我國終端能源結構的10%以上,實現二氧化碳減排近12億噸。能源結構的轉型,重點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能源利用方式要從化石能源消耗型向綠色能源再生型轉變;二是碳氫燃料的利用方式要從高碳燃料向低碳燃料轉變(加氫減碳)。
在氫能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安全事件。曾有相關研究機構對氫能的相關事故原因進行了統計分析,在眾多事故原因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設備本身質量問題、氫能系統設計缺陷和人為原因,比例分別為40%、10%和9%,加起來占到了事故原因總比例的59%,而且主要原因還是與氫系統有直接關系的設備問題。
近日,大連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氣瓶試驗中心氫能實驗室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套車用氫閥氫循環試驗裝置調試成功,開始正式運行,為國內外氫閥制造企業提供包括氫氣循環試驗在內的整套車用氫閥試驗服務。
在去年底由澳大利亞政府間委員會(COAG)召開的第21屆COAG能源委員會部長級會議上,來自澳大利亞中央政府、6個州和2個領地的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官員們一致認為,氫能對于澳大利亞未來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與繁榮至關重要,將為澳大利亞經濟發展提供重大機遇。澳將制定和執行國家氫能戰略,支持發展清潔、創新和有競爭力的氫能產業,力爭到2030年成為全球氫能產業主要參與者。
新能源車年產能達30萬輛,電動公交車投入規模居世界城市前列,全國首家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正式建成,廣州正打造“中國氫谷”……從廣州市工信局獲悉,“十三五”以來廣州市出臺系列政策,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八大新興產業之一的節能和新能源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對促進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美麗廣州的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廣州市節能和新能源產業增加值547.53億元,規模穩步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在4月22日至23日舉行的成都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成都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促進會正式宣告成立。該促進會是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共同發起的氫能發展共享平臺,吸引了當地氫能產業鏈上下游近40家會員單位共同培育氫能新業態。據促進會會長、東方電氣集團副總經理徐鵬介紹,促進會旨在聯合成都市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科研院所、投融資主體,整合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在氫能產業發展方面的獨特優勢,發揮各自特長。
燃料電池綜述,主要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分析,燃料電池行業產業鏈分析,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燃料電池產業政策分析,燃料電池行業標準化分析,我國燃料電池行業主要單位情況,總結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