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和環保問題一直是日本能源的核心關切。日本的一次能源供給94%來自海外,原油的消費98%集中在汽車燃油領域,這些原油87%來自中東地區。為了減輕對外部能源的依賴,日本一直把提高能源效率作為重要的手段,從政策和技術方面支持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即使這樣,仍然需要大量進口化石能源。氫能同時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日本制定的目標是2030溫室氣體排放比2013年減少26%(或者比2005年減少25.4%)。根據巴黎協議的承諾,日本在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減少80%(基準年沒有規定)。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正式實施,明確規定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這意味著,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正式來臨了,國外燃油車從此告別它們的黃金時代。
隨著近年氫能產業不斷發展與成熟,長續航、大載重的重卡領域,被普遍認為是氫燃料電池未來重要的應用場景。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西海岸新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波今年上會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發展氫燃料重卡汽車制造業。王波介紹,據統計,2018年,全國重卡實現銷售114.80萬輛,同期整個市場服役期內的存量重卡也接近400萬輛,而所有重卡中,95%左右是柴油發動機車型,剩下的5%主要是LNG驅動。預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50%重型卡車將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
日前,濰柴聯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對氫燃料電池重卡開展國內首次寒區試驗。這次測試也是國內的重卡、輕卡、客車等多領域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首次共同接受寒區的檢驗。
意見稿指出,在近期目標(2020~2025年)方面,要建成加氫站15座以上,推進公交車、物流車示范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1000輛 。遠期目標(2025~2030年)方面,要建成制氫廠2家以上、加氫站25座以上,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3000輛 。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管清平1月6日表示,汽車城牽頭上海城市群申報財政部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經專家評審,最后以全國第一的優秀成績成功入圍國家第一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管清平是在接待來訪的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朱明時做如上表述的。此消息發布在上海國際汽車城官方微信上。
大連海事大學9日發布消息稱,由該校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研究院牽頭建造的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游艇“蠡湖”號近日通過試航,標志著我國燃料電池在船舶動力上的實船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該意見提出到2022年,儲氫關鍵裝備實現量產,電池重要零部件基本實現自主化,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實現10億元。到2023年,建成加氫站1座,燃料電池汽車營運車輛示范運行規模達到10輛;到2025年,累計建成加氫站3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300輛,培育國內領先的企業2-3家,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到2030年,累計建成加氫站7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1500輛。
近日,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廣東聯悅氫能制氫項目(一期)以及穩力科技高速空壓機智能化產線投產暨30千瓦空壓機量產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涵蓋了氫能上中游產業,標志著園區在加快完善氫能全產業鏈的布局上又邁進新的一步。
12月29日,寶鋼股份接收了由蘇州金龍生產的60臺42噸氫燃料電池半掛重卡,這是全球迄今為止最大一批氫燃料電池重卡交付。在這60臺氫能重卡中,包含了2019年作為前期項目驗證的首批10臺車輛。本次50臺新車交付,標志著氫能重卡在寶山基地廠區內的物流應用將正式啟動,由寶武清能承擔的上海市重點產業化科研目“氫燃料重卡在寶鋼基地可靠性、適應性驗證及示范應用”結出碩果。
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發展氫能已經大勢所趨。在廣東,從場景應用到整車企業、燃料電池電堆及動力模塊生產廠商到上游氫儲氫企業,一條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條已經漸漸形成。面對激烈的競爭,起了個大早的廣東,氫能產業如何實現持續領先?這種未來可期的綠色新能源,又將為廣東釋放多大能量?
12月26日,陽煤集團首座氫能重卡示范加氫站揭牌儀式在天成公司舉行。加氫站總建筑面積2191㎡,設計加注能力1000公斤/天(12小時),可同時滿足物流車和重卡的加氫需求。同時由集團下屬的陸港公司先行購置氫能重卡,建立起由一礦到天成公司的氫能重卡煤炭運輸循環圈,打造國內首個氫能重卡煤炭運輸綠色環保示范工程。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12月22日,湖北孝感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市高新區、市臨空區和7個縣市區同時舉行??偼顿Y439.8億元的138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市再次吹響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市委書記、市長吳海濤在市高新區現場宣布項目開工。
12月21日,從上海電氣獲悉,上海電氣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在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檢驗中心(上海)通過強檢測試,同時,裝載該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冷鏈物流車在上海完成整車調試。這標志著上海電氣所研發的新一代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試運行成功,具備了商業裝車條件。
中國在傳統汽車領域不具備全球領先的技術,但是在新能源領域卻存在著巨大的機會。發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氫燃料客車有可能是中國汽車企業取得全球領先地位的一個絕好契機。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得到各國政府重視,世界主要汽車企業紛紛投巨資研發,并取得顯著成果。我國自2016年起,隨著GEF/UNDP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第三期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進入了加速期,被認為可能是世界上最先規模化生產、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