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已有多個省區市發布氫能規劃和指導意見,氫能產業園遍地開花。眾多企業正大舉入局,越來越多人擔心,氫能發展似乎“過熱”了。
山西省工信廳投資與規劃處處長李鑫介紹,按照規劃,山西將打造4大支柱型產業、5大支撐型產業、5大潛力型產業。
眾所周知,豐田擁有兩大“王牌”新能源技術——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近日,有媒體從工信部網站獲取了一款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申報的柯斯達(COASTER)牌全新氫燃料電池客車新車信息。
據報道,在未來幾年,通用汽車先進的Ultium電池技術將為一系列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從高端卡車和豪華SUV到適合家庭使用的跨界車、旗艦級豪華轎車,甚至是機車。本周二,通用汽車公司和鐵路領域的知名企業 Wabtec公司宣布了合作關系。這兩家公司簽署了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目的是開發Ultium技術以及汽車制造商的Hydrotec氫燃料電池并將其商業化,用于機車。
“早些年,我主持的一場燃料電池交流會參會者只有三五個人,如今則是高朋滿座。”同濟大學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參加近日舉辦的第六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時感嘆。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15日,本田對外宣布,計劃在今年停止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但該公司與通用汽車聯合開發氫燃料車型的項目并未中止,未來會有雙方合作的新車型面市。作為結構改革的一環,本田這兩年一直致力于國內外工廠的重組,還將陸續砍掉銷量低迷的部分車型。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以來,憑借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打造出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如今,日本正在加足馬力,把一大部分能源需求轉化為更加清潔的能源——氫能。此前,氫能一度被認為成本過高以及效率過低。這樣的抉擇,被外界看來是日本在整個工業體系上的最大賭注。
5月11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公司、國家電投氫能科技公司、中車大同公司在北京舉行“三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時,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鐵路運輸分公司與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簽訂了錦白鐵路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試運行合同,標志著全國首臺氫能機車實現了由研發到應用的重大跨越。
中國西部高原地區首座標準化固定式加氫站日前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投運,西昌城區首批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也將陸續啟動運營。
6月4日消息,今日晚間,豐田中國通過官微宣布,豐田在電動化技術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氫燃料電池車全新Mirai續航打破世界紀錄,一次加氫可行駛1000km以上。5月26日,全新Mirai從法國巴黎南部奧利省HYSETCO出發,進行了一次歷時22小時的續航挑戰,一次加氫行駛距離達1003km。
位于北京市房山區的恒動氫能的氫能燃料電池研發生產項目,將建成氫能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和百萬千瓦級氫能新興產業基地,并形成年產萬臺(套)產品的產能。其中,項目一期2020年啟動,預計2021年完成氫能燃料電池生產基地廠房裝修改造2000平方米,并完成研發中心全部工程建設。
固態儲氫相對于高壓氣態和液態儲氫,具有體積儲氫密度高、工作壓力低、安全性能好等優勢。固態儲氫是未來高密度儲存和氫能安全利用的發展方向。
相較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在補能方式上與傳統燃油車更為接近,在加氫站設施完備的情況下,因為沒有補能時長的限制,氫燃料汽車的續航里程范圍與傳統燃油車無異。只不過,在氫燃料電池和車載儲氫技術的桎梏下,氫燃料汽車發展也面臨著不小的技術瓶頸,目前還沒有被大規模推廣使用。
能源,不僅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是正常生活得以維持的基石。千百年來,人類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維系,目前也是如此。但化石能源總有耗盡的一天。那么,什么可以接替化石,未來能夠為人類提供清潔、可持續的能源
英國初創公司Viritech提出了它的氫動力Apricale超跑方案,作為Pininfarina Battista、Rimac C_Two和Lotus Evija等全能型電動超級跑車的可行替代品。Apricale源自拉丁語 "apricus"(意為 "被太陽觸及"),是Viritech的眾多參考設計之一,展示了其核心技術如何惠及汽車、航空航天、海洋、能源、鐵路貨運和其他分布式電源行業。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