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9000萬噸標準煤左右和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已經嘗試分解到16個區縣,10多個行業,分解時把指標作為一個指導性指標。國家對北京的做法是支持的,希望北京給其他省份起到表率作用。”北京市發改委能源發展處副處長趙曉偉在9月19日的一個小型會議上透露。他同時表示,2015年北京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不一定是9000萬噸標煤,數據還未完全最后敲定。
北京多項能源指標明確
由北京市發改委制定的《北京市“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正式發布,《規劃》中指出:北京市“十二五”能源發展建設總量控制目標是,到2015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9000萬噸標準煤左右。結構調整目標是,到2015年,優質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其中天然氣比重超過20%;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五環路內基本實現無煤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力爭達到6%左右。節能減排目標是,到2015年,北京市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節能減排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
本報記者了解到,規劃突出體現以能源安全為核心,以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以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和清潔低碳轉型為主線,緊緊圍繞“強能力、調結構、惠民生”,著力突破資源約束和設施能力瓶頸,著力加快能源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推進節能減排,著力完善能源管理和應急抗災體系,努力構建形成安全穩定、清潔高效、多元互補、智能控制、城鄉協調的現代城市能源體系。
在能源發展建設的理念上,更加注重實現五個轉變:一是從注重能力建設向更加注重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轉變。二是從注重單一能源品種建設向更加注重多品種統籌規劃轉變。三是從注重供給保障向更加注重供需調節轉變。四是從傳統調控方式向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精細化能源管理轉變。五是從側重結構節能向更加注重技術節能、結構節能、管理節能統籌推進轉變。
清潔能源占比已大致分配
對于外界關心的6%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如何分到各個行業,趙曉偉透露,大概比率是太陽能行業占52.4%、地熱占27.3%、生物質占16.3%、風能占3.5%、水電0.5%。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秘書長王月海說,北京市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這個目標還是具有挑戰性的。北京市的能源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規劃,不能簡單的從某個能源的供給方式討論。北京市“十二五”規劃明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力爭達到6%左右,6%的數據雖然不高,但是在太陽能、地熱、生物質等清潔能源的政策鼓勵上在全國還是比較高的。
依據規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將北京建設成為“高端研發、高端示范、高端制造”中心。在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高端示范方面,規劃提出,建設新能源四大重點工程。一是十百千萬新能源利用工程(十萬噸生物質燃料工程、百千萬平米熱泵(地溫能)高效應用工程、千萬平米光熱利用工程、25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工程、20萬千瓦生物發電工程、萬輛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工程),顯著提升開發利用的規模和水平。規劃還提出,在重點建好延慶國家級綠色能源示范縣和亦莊國家級光伏集中應用示范區建設的同時,全力爭創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城市(區),建設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市級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鄉鎮。
本報記者還了解到,規劃明確在CBD東擴區、麗澤金融商務區、未來科技城、雁棲湖生態發展示范區等一批新興功能區內實現清潔能源利用率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以上,集中生活熱水供應率100%。新建公共建筑節能率65%,新建居住建筑節能率75%。區域能源系統實現智能化運行,能源設施和城市景觀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