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國際扶貧與發(fā)展組織樂施會于天津氣候會議期間發(fā)布最新報告《雙贏方案:為貧困人群制定全新氣候基金》,警告發(fā)達國家截止目前發(fā)放的氣候基金微 (微博)不足道,使最需要幫助來以適應氣候變化的最貧困人群得不到應有的援助。報告指出,各國談判人員要齊心協(xié)力,共同推動設立全新的氣候基金,避免貧困國家的脆弱人群因為資金短缺而被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忽略。
樂施會在報告中展示了發(fā)達國家近年來忽略氣候變化對貧窮國家影響的證據(jù):
1、據(jù)估算,截至目前,少于十分之一的氣候基金被專項用于適應問題,援助在氣候變化惡劣影響中首當其沖的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人群。
2、全球49個最不發(fā)達國家只從全球環(huán)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獲取了約八分之一的撥款,即35億美元撥款中的4.5億美元。
3、國家適應行動計劃(NAPAs)中只有2.2億美元撥給了最不發(fā)達國家,只占整個計劃金額20億美元的十分之一。
“一直以來,貧困國家中最易受影響的脆弱群體在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策略的過程中都沒有發(fā)言權,因此他們總是被人忽略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樂施會政策倡議經(jīng)理蘇培健指出:“各國與會談判人員必需從以往的錯誤中學吸取教訓,成立一項公平、可信賴、可達成的全新氣候基金,讓受氣候變化威脅的貧困人群得到所需的支持,特別要照顧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女性群體的需要。”
樂施會呼吁,年底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應該設立全新的氣候基金,以管理發(fā)達國家在哥本哈根協(xié)議中承諾的撥款。這項氣候基金必須爭取足夠的氣候融資,以幫助貧困人群應對氣候變化,如何落實這項基金的成立是天津氣候會議的討論重點之一,也是達成全球氣候協(xié)議的關鍵。
蘇培健說:“這本是與時間的競賽,但談判卻在慢條斯理地進行。成立氣候基金,為受極端氣候變化影響者提供發(fā)聲的機會和應有的援助,將是推動今年談判取得進展的可行途徑之一。”
蘇培健表示:“對全球很多人而言,今年是極其恐怖的一年,洪水泛濫、干旱、火災、風暴及其它極端天氣事件,隨著氣候變化不斷深化而進一步加劇。世界上最貧困的一些人親眼目睹了他們的農(nóng)作物被摧毀,親身經(jīng)歷了他們的生計被破壞,但我們卻沒能響應他們的需要。我們是該馬上行動還是在將來負出更沉重的代價﹖”
樂施會報告《雙贏方案》呼吁各國聯(lián)手,成立一個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認同的全新氣候基金,以及內(nèi)容更廣泛的財政系統(tǒng),兩者必需有代表性、公平、負責、易于落實、透明度高以及保證效率。貧困國家必需能夠直接申請撥款,至少基金的一半應用于援助貧困及最受影響的人群,幫助他們適應氣候變化。此外,報告也還建議各國落實一系列的監(jiān)督措施,包括保障貧困國家的人民,尤其是女性,在基金的管理與使用及提高基金透明度、保障款項能夠用得其所等方面擁有同樣的發(fā)言權。
蘇培健說:“前路障礙重重,但我們必須當機立斷,在天津會議期間為氣候基金的設定明確方向,并于之后的坎昆會議作出決定。基金所需的金額規(guī)模,與現(xiàn)在每年約為1,200億美元的救援金額大致相同。此舉關乎人類存亡,必須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