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10月4日在天津敦促各國展示靈活性和妥協性,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天津會議期間求同存異,為今年年底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會議取得進展奠定基礎。
菲格雷斯在中國政府承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第12次會議及《京都議定書》“附件一締約方進一步承諾特設工作組”第14次會議上說,為恢復人們對公約締約方是否有能力推進談判的信心,防止人們產生多邊主義議而不決的印象,防止由于分歧導致無所作為,坎昆會議迫切需要取得具體成果。
她說,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天津會議是坎昆會議前最后一次會議。目前,各締約方似乎接近于在執行巴厘路線圖某些方面達成一致,包括適應框架、技術機制和能力建設安排,成立新基金解決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融資問題。
在為期6天的會議期間,代表們將就“談判案文”舉行磋商,進一步消除分歧,擴大共識。到目前為止,《京都議定書》相關工作組形成了“主席案文”,但還沒有形成“談判案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工作組已經形成了由締約方主導的“談判案文”。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194個締約方和聯合國相關機構尋求出臺一項應對氣候變暖的長期性、全球性解決辦法,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會議旨在為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制定2012年以后的減排目標。
菲格雷斯對中國政府和天津市在較短時間里承辦會議表示衷心的感謝。她說,中方“工作人員犧牲了節假日時間,為大會提供了一流的設施和后勤支持”。
來自公約和議定書締約方、聯合國相關機構、政府間組織、非政府組織等機構約3000人出席會議開幕式。
天津市長黃興國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天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解決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