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6月21日在北京舉行,報告表明中國新媒體發展迅猛,移動互聯領域成為新媒體發展主戰場,移動直播、移動廣告等成為新的發力點,新的媒體生態圈和媒體生態系統逐步成形。
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9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10.1個百分點,手機網民規模達到6.2億,成為帶動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力量。網站總數423萬個,年增長26.3%,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注冊保有量居全球第一位。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比例提升至90.1%。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萬億元,網絡經濟以30%的速度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度嵌入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的新引擎,成為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傳播平臺。
2015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達到了2097億元,同比增長達36.1%,占中國廣告市場份額近50%,其中移動廣告增幅最快,市場規模增長80%達147.7億美元。
中國微博、微信與新聞客戶端發展迅速,截至2015年8月經誰的媒體類微博為26259個其中傳統媒體微博為17323個。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眾號已超過1000萬個。中國移動新聞客戶端2015年達到5.2億個。2015年還被稱為VR(虛擬現實)元年,經統計中國VR淺層用戶有1700萬,重度用戶近百萬,潛在用戶有2.86億,發展潛力巨大。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空間已成為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間,網絡安全關系國家安全,中國面臨新挑戰。
但新媒體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正視的問題,在過去的一年中網絡犯罪已成為全球各國不得不面臨的嚴峻問題,英國因網絡犯罪而蒙受210億英鎊損失,網絡犯罪數量較2014年飆升20%,據保險經紀公司Lloyds預測,網絡犯罪每年讓全球企業損失4000億美元。版權侵權已成為制約中國新媒體發展的瓶頸,手機APP、微信等成為滋生侵犯版權的新土壤。基于大數據開展的各種模式的運營也使得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和隱私侵權行為再度升級。網絡犯罪不僅侵害個人、企業,而且還威脅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藍皮書對中國新媒體發展的未來提出了十大展望。“互聯網+”效應持續顯現,將成為全產業發展經濟驅動因素;移動互聯領域成為新媒體發展主戰場,移動化發展熱潮不減;媒體融合發展成為行業自覺;新的媒體生態圈和媒體生態系統逐步成形;視頻直播、微視頻、移動視頻進入贏利階段,移動廣告成為新的發力點;智能技術向跨行業滲透,逐步進入相對理性發展時期;網絡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推進,提質增效是重點;微政務精細化發展,網絡輿論影響政府決策和中國政治進程;自媒體“變現”熱潮涌現;新媒體資本市場合作與競爭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