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成立了一年半的時間,但在公開場合,金琦還是需要反復向外界解釋絲路基金為何物。在2015年投出三個項目后,在談到2016年的投資計劃時,金琦低調表示會“少說多做”。
北京時間6月21日,在“絲路國際論壇2016”上,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琦介紹稱,絲路基金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機構,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定位,是一只以股權投資為主,同時配合債券和貸款的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來運作,不追求短期效益,但中長期仍有盈利需求;重點業務是實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和金融合作。
在她看來,投融資行為包括四個要素:金融工具、投資主體、貨幣要素、為誰服務。當前對于不同國家和機構間的投融資合作,仍面臨較大的挑戰。
在工具上面,絲路基金認為需要多種工具的組合,如股權投資為主、配合債權貸款等其他方式。在金融危機之后,對于股權投資的需求更大,因為股權投資對項目本身提供增信作用,能帶動更多的資金股債比例趨于合理。
其次,投融資需要各類不同性質的投資主體,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貨幣要素方面,中國央行已與30多個國家建立本幣互換機制,央行可以支持本地金融機構利用本幣解決貿易支付和投資問題,雖然還很初步,但能解決很多問題。金融危機后,對于美元的過度依賴帶來了一些問題,投融資領域也有很多顧忌和風險,尤其是匯率風險。“貨幣的多元化發展也是需要研究的問題。”金琦說道。
第四,投融資合作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幫助全球經濟按照良性發展實現共贏的目標。
絲路基金在2015年曾先后宣布了三單實質性項目投資,分別是支持中國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投資建設水電站等清潔能源、支持中國化工集團并購意大利倍耐力輪胎公司、參與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一體化項目的投融資。對于2016年的投資計劃,金琦對騰訊財經僅表示,會“少說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