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至17日,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在河北唐山舉行。來自中國和中東歐16國的政府官員、企業家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為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新機遇,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有益于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
在唐山南湖國際會展中心,中國—中東歐國家省州產業合作展的河北展區,“做世界的河鋼——河鋼集團與塞爾維亞政府簽署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收購協議”展板前,吸引了許多參展商駐足觀看。
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成立于1913年,是當地知名的百年老廠。由于國際鋼材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斯梅代雷沃鋼鐵廠近年來陷入困境,產量急劇下滑,面臨倒閉。今年4月,中國河鋼集團出資4600萬歐元收購斯梅代雷沃鋼鐵廠,使工廠重現生機。
隨著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在中東歐地區日益深入人心,這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收購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是集團進一步優化全球產業布局、進軍歐洲腹地的戰略舉措,也是促進中國優勢產能‘走出去’的重要成果。”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于勇表示。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會議上表示,河北省在鋼鐵、水泥、玻璃等基礎設施建設要素生產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國際產能合作也為河北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提供了契合點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為了幫助企業“走出去”,河北省還出臺了《關于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促進河北省開放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鋼鐵、水泥、玻璃、光伏等產能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到境外建設一批生產基地,帶動裝備、技術、資本及勞務輸出。梳理發現,多數國際產能合作項目都是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東南亞、非洲、中東歐等國家。
在“一帶一路”60多個沿線國家中,中東歐國家占約四分之一,這些國家的港口設施、鐵路交通是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經濟互補,雙邊經貿合作基礎良好、前景廣闊,中東歐國家在河北拓展“一帶一路”沿線開放新空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東歐主要國家累計在河北省投資113家企業,總投資額1.96億美元;河北省對中東歐國家累計投資10個項目,投資總額1.1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