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鋼鐵產業陷入經營困境,以及美國政客和選民貿易保護主義論調升溫,美國政府越來越多地訴諸貿易救濟措施來試圖減輕進口對美國鋼鐵業的沖擊。但美國貿易專家警告,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業的問題,反倒會抬高國內鋼鐵產品價格,增加美國擴大制造業的成本,最終損害美國整體經濟利益。
美國商務部17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冷軋鋼板產品的傾銷和補貼幅度分別為265.79%和256.44%。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6月底也作出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給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美國商務部將對中國此類產品征收高額“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0日還對進口自中國、日本、韓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普碳和合金鋼板作出對美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損害的初裁,要求美國商務部繼續對這類產品展開“雙反”調查。一周之內,美國已對涉華鋼鐵產品采取兩次貿易救濟措施。據英國《金融時報》22日報道,美國已成為全球發起“雙反”調查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及其鋼鐵產業成為美國“雙反”調查的最大目標。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鋼鐵業貿易保護主義悄然升溫,正值美國鋼鐵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公眾對國際貿易持懷疑態度、奧巴馬政府艱難尋求國會支持批準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之際。采取限制進口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雖然可能會推高美國國內鋼鐵產品價格和贏得部分勞工組織等選民群體的支持,但并不能真正改善市場需求、救助深陷困境的鋼鐵企業。
曾任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的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丹尼爾·皮爾遜說,美國針對進口鋼鐵產品已執行149項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但美國鋼鐵產品價格仍未達到足以保證美國大部分鋼鐵企業實現盈利的水平。他認為,既然在受到如此多的貿易保護后美國鋼鐵業仍面臨經營困難,那么對鋼鐵進口采取進一步限制措施也不大會減輕美國鋼鐵企業的財務壓力。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也認為,對國外鋼鐵產品采取貿易救濟措施無助于從根本上解決美鋼鐵企業面臨的問題,過度的貿易保護才是導致美鋼鐵產業經營虧損等問題的根本原因。由于美國對國內鋼鐵產業持續三十多年的保護和補貼行為,扭曲了美國國內鋼鐵市場競爭,使鋼鐵企業失去了加大投資和改進工藝的動力,導致產品競爭力不斷下降。
此外,由于鋼鐵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有些進口鋼鐵產品無法用本國產品替代,貿易專家警告,美國限制鋼鐵進口的措施反而會抬高國內鋼鐵產品價格和美國擴大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在與其他國家制造業產品競爭時處于不利地位。
美國工業緊固件協會總經理羅布·哈里斯說,不管全球鋼鐵市場狀況如何,美國鋼鐵產業都無法全部滿足美國鋼鐵消費行業對各種鋼鐵原材料的需求。
他指出,美國政府對各類鋼鐵產品實行廣泛的貿易救濟措施可能會給一小部分鋼鐵廠商暫時喘息的機會,但卻可能給美國鋼鐵消費行業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他敦促奧巴馬政府仔細考慮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和采取進一步貿易救濟措施對美國鋼鐵產品可獲得性和價格的影響,認為這可能損害美國緊固件行業的全球競爭力。
皮爾遜認為,鋼鐵生產行業與鋼鐵消費行業規模的對比清楚說明了為何美國實行鋼鐵進口限制會導致美國經濟受損。據他估測,以鋼鐵為原材料的下游制造業每年可為美國經濟創造約9900億美元的附加值,是鋼鐵業貢獻的16倍多;這些下游制造業總共雇傭650萬名員工,也是鋼鐵和其他主要金屬制造業雇員總數的約16倍。因此,限制鋼鐵進口實際上是在傷害而非幫助美國整體經濟。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也刊發評論說,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產品征稅會抬高美國國內鋼鐵價格,使美國制造業成本高于外國競爭對手,削弱這些美國企業擴張市場和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能力?!度A爾街日報》還警告說,奧巴馬政府迎合鋼鐵企業訴求會讓貿易保護主義情緒進一步升溫,可能招致更多的貿易反制措施。
中國商務部表示,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需求不振造成的全球鋼鐵產業經營困難、產能過剩等問題,各國應加強合作、協同應對,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而不是頻繁采取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措施。中方將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中國鋼鐵企業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