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16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在化解煤炭鋼鐵行業過剩產能過程中下崗分流的有些職工,特別是一些大齡職工,再就業確實比較困難的,將通過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來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同時還將通過一對一建卡的方式,保證他們能夠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李忠表示,化解過剩產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其中職工安置問題又是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中的關鍵環節。
對于具體的職工安置渠道,李忠介紹,概括起來是四個“一批”:一是內部安置一批,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技術、設施、場地,通過企業內部挖潛來幫助在內部實現分流安置。同時,綜合運用穩崗補貼、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等政策給予支持。
二是轉崗就業一批,對確實需要轉崗就業的,將其納入就業扶持體系,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包括提供職業培訓、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
三是內部退養一批。對于年紀比較大,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再就業確實比較困難的職工,允許他們進行內部退養,當然要本人自愿,企業同意,通過簽定協議的方式來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如果這期間企業主體已經消亡,可以采用社會托管、代發代繳的方式實行退養,等他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再辦退休手續。
四是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一批。對有些職工,特別是一些大齡的職工,再就業確實比較困難的,還有一些零就業家庭,通過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幫助他們實現就業。我們也會做好服務,通過一對一建卡的方式來保證他們能夠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背景
人社部:鋼鐵煤炭系統化解過剩產能涉及180萬職工分流安置
此前,今年2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介紹,現在以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作為這次化解產能過剩的切入點開始做,對這兩個行業做了初步的統計,大約煤炭系統是130萬人,鋼鐵系統是50萬人,共涉及約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
尹蔚民還表示,每一個企業職工安置的方案一定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研究討論通過,就是說職工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安置,而且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項工作當中來。各地前一段時間在這些方面也創造了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人社部也會及時地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