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3日發布《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稱,自去年10月以來全球金融穩定面臨的風險上升,各國政策制定者需要借助當前經濟復蘇勢頭,通過解決三大全球性挑戰實現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第一,發達經濟體必須處理危機遺留問題。報告說,過去幾年發達經濟體銀行在修復資產負債表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今年年初許多銀行仍承受相當大的市場壓力,顯示其業務盈利模式面臨重大挑戰,需要進一步改革。特別是歐元區需要更徹底地解決銀行業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問題,建立共同的存款擔保制度和完成銀行業聯盟建設。
第二,新興市場需要加強其抵御全球經濟“逆風”的能力。報告說,由于證券投資流動的波動性加大,新興經濟體正面臨著增長放慢、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和信貸趨緊的困難交加的局面。報告建議新興經濟體繼續使用可用的緩沖手段和政策空間,強化銀行資產負債表。
第三,提高市場流動性的抗沖擊能力。報告說,為避免加劇市場沖擊的風險,決策者需要采取一種綜合方式來降低共同基金的流動性擠兌風險,并為完善市場流動性提供相應服務。
報告呼吁政策制定者進一步采取措施,實施一套更均衡、更有力的政策組合,包括加強金融改革和支持性的財政政策,而不是繼續過度依賴貨幣政策;否則市場可能再度發生動蕩,形成信心不振、增長疲軟、金融條件收緊、債務負擔加重的惡性循環,導致全球陷入經濟和金融停滯狀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常在它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與秋季年會期間發布上、下半年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定于4月15日至17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