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很可能在年底收到一個“實在”的大禮包。
記者獲悉,1000億人民幣的PPP基金正在啟動中,2億美元(折合12億人民幣)的PPP項目前期開發費用貸款已經落戶財政部PPP中心(2014年正式掛牌成立),對于政府債務中的存量項目轉為PPP項目的財政部或將給予2%的財政補貼。
據了解,到PPP中心的前期費用,不到兩個月前,在全國各省市財政部門征求過意見,咨詢各省市的對PPP前期費用的需求情況。
一位地方財政人士對記者表示,PPP基金可以分兩塊來做,一塊是前期引導基金,另一塊可以作項目開發基金。財政部的資金不可能僅僅做前期引導基金,還可能做產業基金投資,現在來看不知是會對示范項目有所傾斜。
大約咨詢總經理金永祥認為,PPP基金主要是解決PPP項目的資本金問題,同時財政部的PPP基金投入到項目之后等于為項目提供了增信的作用,對于前期費用非常需要,現在不少PPP項目前期工作不足,地方政府不愿意投入前期費用,使得不少項目做砸。財政部不僅僅提供資金,還引領地方政府改變觀念,代表了中央對于前期工作的重視,減少PPP項目的失誤。
PPP基金
財政部今年6月末曾表態稱,將研究設立PPP融資支持基金,加快PPP項目實施進度,提高PPP項目可融資性。
5月1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決定,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基金,用好稅收優惠、獎勵資金、轉移支付等手段,多措并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投資、運營管理。
8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破解審批繁瑣、資金缺口大等問題,加快棚改、鐵路、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設立PPP項目引導資金,擴大有效投資需求。
財政部設立的PPP基金叫做PPP融資支持基金。據記者了解,8月財政部就此與幾大金融機構進行溝通,財政部將聯合金融機構、行業企業一起設立PPP基金,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財政部的出資規模在100億-200億元,財政部對于PPP基金參股不控股。
相關財稅人士告訴記者,財政部設立PPP基金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股權、擔保、債權等方式為PPP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在社會資本不太愿意進入PPP項目的情況下,財政部設立的PPP基金實際上屬于引導基金,這將產生杠桿效應進而引導更社會資本進入。我們現在參與了很多產業基金項目的咨詢和投資,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政府的PPP基金,在很大程度上也給項目本身做了增信,吸引社會資本的進入。對于社會資本的進入、退出都有作用。”君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世堅告訴記者。
眼下,地方政府正在忙著紛紛設立產業基金,記者了解到,已有多個省級政府開始設立PPP融資支持/引導基金,推動項目落地。山東PPP發展基金總規模為800億元,分3年募集到位。其中,山東省政府引導基金出資80億元,吸引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和社會資本720億元,2015年首批基金規模為200億元。
8月18日,江蘇省首期100億元PPP融資支持基金出資機構落定。江蘇省財政廳專門設立PPP融資支持基金,由省市縣財政共同出資10億元,江蘇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各認購18億元。
金永祥也參與了PPP產業基金項目。他認為,PPP基金主要是解決資本金的問題,一個是社會的資本量很大,有投資需求但是沒有去向,做PPP需要資本金,但是社會資本負債比較高,有PPP基金進來,可以解決資本金的問題。調動社會資源來參與PPP項目,也起到了穩增長的作用。
前期費用
相關財稅人士告訴記者,財政部PPP中心獲得的世行2億美元低息貸款,將主要用于PPP項目的前期費用,但是并不能全部覆蓋項目的前期費用,還需要地方政府配套。“這件事情已經在全國各個省市征求過意見,是否需求財政部提供前期費用。”他說。
金永祥告訴記者,PPP的前期費用,主要就是從提出項目做一些前期的研究和策劃,從項目提出到和社會資本簽約就是前期工作。咨詢公司、律師事務所、設計院(技術可行性)等作為中價機構,一般情況下,咨詢公司是牽頭顧問。
金永祥認為前期工作非常重要,準備工作做得扎實將有利于項目的進度。這也和項目大小、復雜程度、前期工作量大小有關。政府做得細致,費用就會降低,如果政府工作不到位,費用就會高。以英國為例,前期費用比例為2%-5%。
一位PPP人士認為,中央出部分前期費用用意是非常好的,地方政府不舍得花錢或者沒錢,但是現在各地的做法,包括建立專家庫、中介庫等地方保護的傾向是很明顯,比如因為PPP比較火,不少地方做原來監理和設計的,并沒有做過PPP項目的都改行做PPP中介。
“去某地做PPP中介入庫,去了那么多知名的中介,結果最后入庫的只有本地的幾家。中央想的很好,調結構穩增長。落實的差距還是有的。”上述PPP人士告訴記者。
地方財政人士告訴記者,現在除去中央部委,各地都有或多或少的地方保護,對當地有傾斜是正常的,關鍵是以質量為主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