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19日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
任命寧吉喆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任命辛國斌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吳湞兼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任命殷勇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任命梁濤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任命王爾乘、王文靈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任命鄭柵潔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副部長級),王曉林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命李明華為國家檔案局局長;任命趙華林為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丨他是誰?
寧吉喆是一名學者型官員,主要研究及教學領域包括:區域經濟規劃和投融資政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產業政策、資源環境政策。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9歲的寧吉喆是一名學者型官員,他是人大博士,在國務院研究室干了12年,被媒體認為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首席智囊”。
和李克強一樣,寧吉喆青年時期也在安徽農村插隊當過知青。李克強擔任副總理、總理期間,寧吉喆先后任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幾乎陪同李參加了所有重大會議和調研考察。
事實上,寧吉喆此番履新可謂是回到老東家,他畢業后從政的首站便是國家發改委,在此一呆便是15年,發改委的“老人”對他都有著深刻印象。當前,我國的各項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推進改革自然要依靠發改委這樣的關鍵部門,寧吉喆的“高配”可視作高層對深化改革的“特別關照”。
寧吉喆此前任職的是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據悉,國務院研究室前身是1975年設立的政治研究室,中間經過合并撤銷,1988年恢復建制。作為智庫機構,國研室主要服務于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和國務委員,負責起草重要講話,提供決策參考,是黨和國家人領導人開會、出行、訪問必帶的“身邊人”。由于工作性質多在幕后,他們很少與外界接觸,也被視作一群神秘的高參。
丨他的履歷
寧吉喆,1956年12月生于安徽省合肥,祖籍山西省夏縣。
1974-1978年,在安徽省廣德縣插隊落戶,曾任生產隊、大隊基層干部。
1978年寧考入合肥工業大學電機系,畢業后分配到河南新鄉機床廠工作。
198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經濟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經濟學家鐘契夫。
1988年畢業后,獲經濟學博士頭銜的寧吉喆先后在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作,2001年任中國西部開發辦指揮策劃組組長(正司級)。
在發改委系統工作15年后,寧吉喆于2003年調入國務院研究室工作,2007年4月起擔任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2013年9月,寧吉喆到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
丨他的影響力
據媒體報道,寧吉喆在李克強擔任副總理期間便是其得力的助手,在李克強擔任副總理時,寧吉喆曾多次陪同赴各省調研、出國訪問。同時,寧吉喆也是“十二五”規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寧吉喆同時是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撰稿人之一,在最新出版的《政府工作報告輔導讀本》中的第三部分,即“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第一篇文章就是寧吉喆撰寫的《促進經濟快速持續發展》。
2015年“兩會”期間,寧吉喆專門就起草工作答記者問,為大家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背后的故事”。交流間,他對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令人佩服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寧吉喆就任后,發改委再添強援,算上主任徐紹史,副主任劉鶴、何立峰、努爾·白克力、張勇、穆虹,這里將云集7名正部級高官。如今,發改委班子將同時囊括總書記和總理的智囊,這也讓社會對發改委職能轉變、自我改革有了更多期待。(綜合中國政府網、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