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巨星控股集團董事長仇建平、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昨天上午,8位浙江民企大佬齊聚省人民大會堂杭州廳,他們一起在“密謀”什么大事呢?
原來,他們在這里召開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民投”)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除了8家民營大佬,國內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工銀瑞信也參與其中。這標志著我省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正式啟航。
浙民投大佬云集
南存輝任董事長
浙民投的股東名單,包括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巨星控股集團、臥龍控股集團、萬豐奧特控股集團、奧克斯集團、圣奧集團、杭州錦江集團、工銀瑞信旗下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涵蓋智能電器、新能源、通信、機械制造、汽配、家電家具、環保、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
8家民營企業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圣奧集團為2014年度浙商全國500強企業,其余7家企業都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實力可見一斑。浙民投首期實繳注冊資本50億元,其中正泰集團出資10億元,占比20%;其余8家企業各出資5億元,各占比10%。浙民投計劃未來幾年內,注冊資本逐步增資到300億元。
浙民投由省工商聯牽頭組織,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擔任浙民投董事長,原國泰君安證券副董事長、總裁陳耿出任浙民投總裁,工銀瑞信浙江區域中心總監趙丹蓓擔任浙民投監事長。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巨星控股集團董事長仇建平、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等其余7位民企老總任浙民投董事。從董事會及高管名單中可以看出,“浙民投”除集聚了豐富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源外,還匯集了一批優秀企業家和金融投資專家。
據介紹,浙民投除了吸引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優秀私募機構參與外,條件成熟時還將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外資投資機構資金等長期資金參與。
去年11月,經省政府同意,在省金融辦的指導下,省工商聯、省工行、正泰集團等成立籌建組,正式啟動“浙民投”籌建工作。今年3月,簽署發起人協議,成為浙江省首家“浙字號”民營大型投資公司。組建浙民投,是浙江省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的重要舉措,也是浙江省民營企業探索以資本為紐帶駕馭發展資源的新發展模式。
瞄準新興產業
向所有浙商敞開大門
這些浙商大佬成立浙民投,50億甚至300億元的資金要砸向哪里?
在昨天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南存輝表示,浙民投定位于浙江,經營宗旨為“集浙商之力、助浙江發展、促經濟轉型”,主要服務于浙江省民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公司規模,打造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投資方向上,通過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和產業鏈整合、直接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造、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與國內外著名投資機構合作等方式,壯大以“七大萬億級產業”為代表的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
具體來說,投資方向包括:參與省內外優質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造、上市公司增資擴股;股東單位、省內優質上市公司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鏈整合、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培育;與國內外知名PE、VC合作投資技術領先、發展前景較好的初創期、成長期企業,為各股東單位、省內優質上市公司培育優質并購標的(投資總額控制在認繳注冊資本的10%以內);直接對省內外優質非上市公司的投資并購和培育上市,等等。
也就是說,從大的方面講,浙民投要促進浙江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從小的方面來說,是要通過浙商大佬們的抱團作戰,壯大自身實力,打造幾家可以與跨國公司抗衡的大型民營企業。
采用“項目+母基金”模式
有望帶動數千億社會資金參與
這些錢怎么用?據介紹,在實際運作時,浙民投將采用“項目+母基金”的模式,根據不同行業設立不同的開放式專項子基金,帶動民營企業投資和撬動金融機構投資。浙民投將是一個開放式投融資平臺,歡迎天下所有浙商參與、合作。
南存輝估計,浙民投300億元的資金,有望帶動二三千億元的社會資金參與,在分散、化解浙民投投資風險的同時,放大社會投資的力量。
我省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民營經濟發展位居全國前列,但民營經濟“小、散、弱”的特征十分明顯。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我省A股民營上市公司達222家,占全部民營上市公司的14.3%,居全國首位。但總市值1.56萬億元,僅占全部民營上市公司總市值11.16%;前三季度利潤總和370億元,僅占全部民營上市公司的6.44%。不少民營企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存在投資行為分散、信息來源渠道單一、資本實力較弱等問題。
對于浙民投的創立,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用“既高大上,又接地氣”來形容其最大特點。
“8家民企股東都是浙江知名的民企,是浙商的杰出代表,他們的資產、資本金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影響力很大。浙民投50億元的首期注冊資本就是個不小的數目,而他們能動員、影響到的社會資本的數量就更加龐大了。”楊軼清說。
因為8個股東自身就是民企,所以他們對民企的特點和需求更了解,服務也更接地氣。從浙民投的投資方向來看,既有高門檻的大產業、大項目,這是許多中小企業無法承擔的;也有急需資金扶持和關注的新興產業中的小微企業。另外,8家民企都是不同行業的龍頭,對各個行業都比較熟悉,在投資和市場培育方面更有優勢。
“浙江民營企業抱團合作的情況在國內算是比較突出的,但像浙民投這樣,民營企業如此密切抱團合作的并不多。2004年,溫州當地9家民企抱團成立中瑞財團,算是溫州民間資本的一次大膽探索。”楊軼清介紹說。
浙民投更大的意義在于,這些民企緊密抱團作戰,資本實力將提升好幾個臺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與跨國公司相抗衡。而如果是單兵作戰,要與跨國公司競爭還有很大難度。浙民投對其他民營企業的示范意義和引導作用巨大。而浙民投背靠省工商聯和股東背景,對國家政策的理解更透,也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重點發展方向是我省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浙江經濟的帶動作用、對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