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報》3月27日發布特刊《中國的呼吸》,對俄羅斯參與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評論,現摘譯如下:
專家認為,俄羅斯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能夠獲得的益處包括:發展基礎設施、促進能源出口多元化、鞏固與中國的投資合作等。
首先,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內的主要交通運輸路線將經過莫斯科,并最終抵達鹿特丹,其起點是中國東部沿海港口城市連云港,在到達莫斯科前將經過的重要樞紐包括中國境內蘭州、烏魯木齊,其后是比什凱克、杜尚別、德黑蘭和伊斯坦布爾,路線將沿著里海與黑海沿岸。同時,“新絲綢之路”的客運路線可能將橫跨俄羅斯,中方已經宣布擬建設連接北京與莫斯科的高鐵,造價2420億美元,工期8-10年,建成后從北京到莫斯科坐火車的時間將從6天縮短至2天。
此外,不久前獲悉,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將加入“中國與俄羅斯、中亞國家油氣領域合作規劃”,其本質是組建區域性的“能源俱樂部”,從而既能鞏固中國的能源安全,又能促進俄羅斯及中亞各國能源出口的多元化。
總體看來,俄羅斯是不會站在中國復興的古老絲綢之路邊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