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下稱《目錄(2014年本)》),繼續為企業投資松綁,這是不到一年時間內對該目錄的第二次修訂。
《目錄(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項核準權限,其中,取消核準改為備案15項、下放地方政府核準23項。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訂取消了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在11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稱,經測算,中央層面核準的項目數量將進一步減少40%,連同2013年減少的60%,共將減少約76%。
作為投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最早于2004年發布。國務院規定,嚴格限定實行政府核準制的范圍,當年目錄以外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并稱根據情況變化適時調整。然而,在隨后九年中,一直未得到修訂,直至十八屆三中全會。
2013年12月,《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出臺,共取消、下放和轉出涉及企業的投資核準事項49項。2014年11月,《目錄(2014年本)》也予以發布。
與2013年版相比,《目錄(2014年本)》的變化主要包括:將鋼鐵、有色、水泥、化肥、造船設施項目以城市供水等城建項目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將火電站、熱電站、抽水蓄能電站、新建港區、通用機場、擴建軍民合用機場、擴建一次煉油、鐵礦開發、新建乙烯等項目,以及部分水電站、電網工程、飛機制造等項目,下放省級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核準。
將《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有中方控股(含相對控股)要求的總投資(含增資)小于10億美元的鼓勵類項目全部下放地方政府核準,總投資(含增資)小于1億美元的限制類項目和全部房地產項目下放省級政府核準。將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除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外,全部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產能過剩行業由核準改備案
在修訂2013年本《目錄》時,考慮到化解產能過剩,發改委未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和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的核準權限作出調整,在能源領域也保留了對部分火電、熱電、煤炭開發項目的核準。但在《目錄(2014年本)》里,鋼鐵、有色、水泥等項目由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對此,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巡視員李忠娟解釋稱,將上述幾個產能過剩領域的企業投資核準改備案主要有幾方面考慮:其一,國家的重大項目產業布局基本完成。以鋼鐵為例,2004年以來,發改委核準鋼鐵項目約48個,包括首鋼、京唐鋼鐵等現代沿海鋼鐵基地項目;首鋼、重鋼、大連特鋼等城市鋼廠的搬遷項目;還有寶鋼新疆八一、酒鋼、太鋼、攀鋼等內陸資源地的鋼鐵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對產業布局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二,國家遏制新增產能措施成效顯現。李忠娟表示,自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出臺一年來,今年1-9月,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下降5%、14.4%,31%,6%,而且投資主要是用于一些續進項目。
此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的市場環境初步形成。李忠娟介紹,目前鋼鐵、水泥、電解鋁、船舶等行業,市場需求已經進入了平臺期,這幾個行業的產量增幅也都處于平臺期或者是開始下降,企業擴大產能意愿明顯減弱。另外一個考慮是,產業過剩行業的相關經管措施已逐步完善。
在《目錄(2014年本)》里,火電站、熱電站、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核準權均下放到省級或地方政府,中央層面僅保留核電和一些大型水電站的核準。不過,權力下放也引起地方政府盲目投資火電的擔憂。
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下放是有條件的下放,即要符合一系列的政策條件,如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總量控制目標、準入標準、技術政策、用地政策、環保政策、信貸政策等。
“核準權限下放的同時,地方和企業都要執行相關的法規政策。”羅國三稱,這次《目錄》修訂特別強調了規劃的調控作用。比如,里面關于火電的條款講到,“由省級政府核準,其中燃煤火電項目應在國家依據總量控制定的建設規劃內核準。”
境外投資不再設投資規模限制
境外投資方面,《目錄(2014年本)》貫徹了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除少數另有規定,境外投資項目一律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的要求,不再設有投資規模限制。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稱,此次境外投資改革力度空前。“少數另有規定”是指,投資到沒有建交的國家或者是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正在發生戰爭、發生內亂的國家和地區,和幾個敏感行業,按照規定要核準。其他不論投資規模大小,不論投資什么行業全部取消核準。
之所以如此大力度改革,顧大偉稱,一方面是中國經濟投資體制改革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是要通過投資體制改革推進企業投資決策自主權的落實,使中國企業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
在放寬企業對外投資限制的同時,近日國家也放寬了對外商投資中國的限制。
11月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目錄》大幅削減了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的條目,從原來的80條減少到36條。此外還放開了一些領域外資股份比例限制。
不過,在一些在華投資在外商看來,這些措施顯然不夠。中國歐盟商會在目錄公布后不久發表聲明稱,“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就《目錄》的修訂版提出建議,而不是針對一份縮減后的‘負面清單’。……目前所需要的是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推廣‘負面清單’模式的政治決心。”
顧大偉在今日的發布會上回應稱,關于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現在正在積極研究和推進之中。目前中國正與美國開展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明年初展開負面清單的談判工作,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他告訴財新記者,《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在制造業、服務、金融、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都減少了外商投資限制。目前正在征求來自跨國公司和各個商會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