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于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發布的《2008至2014中國制造業500強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利潤率僅為2.7%,遠低于世界制造業的利潤率,這是制造業500強平均利潤率連續第三年下滑,并且是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與世界500強制造業的平均利潤率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利潤率歷年來均處于較低水平,其中2011年制造業500強利潤率在近年中處于最高水平,也僅為4.74%。
在制造業500強企業中,利潤率大于10%的企業僅有23家,利潤率低于2%的企業數量達到259家,相比2009年增加108家;利潤率介于2%到10%之間的企業數達到187家;利潤率介于10%至20%的企業數為19家,較2009年減少10家;利潤率高于20%的僅4家。
與之相隨的是,制造業500強整體資產負債率呈現攀升。報告顯示,近三年來制造業500強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增加趨勢,2014年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69.43%的高水平。
“我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盈利能力和企業運行效率近年來處于波動前行狀態。”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楊杜看來,制造業500強正在陷入“產能過剩”“過度競爭”“不務正業”“成本上升”以及“放棄效率追求一體化”等五大行業困境。
一些參加論壇的專家表示,我國正處于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對技術、市場的封鎖和發展中國家以更低生產成本承接國際轉移的“雙向擠壓”,制造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從國家層面制定整體戰略計劃,完善政策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