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元年定下了總基調——“穩中求進,改革創新”。
上個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劃定了中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路線圖,而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繪就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經濟藍圖。
新華社記者連線多位經濟專家,他們認為,此次會議亮點和新意很多,總基調明確,突出了改革,在宏觀層面和具體領域都做出了細致部署,會議新聞稿中的一系列關鍵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寓改革于調控之中
【關鍵表述】會議指出,無論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還是其他各項政策,都要同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結合,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來改善宏觀調控,寓改革于調控之中。
【專家解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指出,這是一個全新的提法,不像以前一味強調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頻繁地進行調控,而是更多強調以一種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將改革寓于宏觀調控之中,處理了長期和短期的問題,將兩者結合起來。不再是僅僅局限于在技術和細節上完善宏觀調控,而是用改革的思路,強調了如何進一步科學地進行宏觀調控。
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關鍵表述】會議強調,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專家解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此的解讀是,在保證一定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加大改革力度,為中長期發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礎,把改革貫穿于整個經濟工作的全過程。盧鋒認為,這強調了增長目標和效益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要防范發展過程中累積的風險,這一精神也體現在明年經濟工作的六項任務中。
“三駕馬車”新內涵
【關鍵表述】會議提出,要努力釋放有效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把拉動增長的消費、投資、外需這“三駕馬車”掌控好。
【專家解讀】盧鋒認為,這是處理三者關系一個比較合理的表述。會議強調了消費的作用,同時也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一個現代化、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客觀上投資也需要比較快的增長,關鍵是要調整投資的結構,提高投資的質量、機制、體制、效益。同時,在匯率機制和利率機制改革的前提條件下,出口還是應該要鼓勵增長的。對“三駕馬車”新關系的新表述,體現了高層前瞻性的眼光和設計,是比較合理和務實的做法。
分類推進改革的行動路線
【關鍵表述】談及如何推進改革,會議提出,要區分情況、分類推進,對方向明、見效快的改革,屬于地方和部門可以授權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進;對涉及面廣、需要中央決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體改革策略;對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要大膽探索、試點先行;對全會提出的一些需要推進的制度性建設,需要修改完善法律的也要加快研究、盡快啟動。
【專家解讀】遲福林說,這體現了堅定改革的魄力和務實改革的作風,解釋了改革怎么落地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非常多的改革,到底怎么推進?這四種辦法是符合基本國情,又能務實推動改革的行動指南。
防控債務風險是重要任務
【關鍵表述】會議指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明確責任落實,省區市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強化教育和考核,從思想上糾正不正確的政績導向。
【專家解讀】遲福林指出,日前中組部發布的黨政官員政績考核新辦法已把政府負債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這次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把防控債務風險列入到主要任務之一,體現了中央對于債務風險的高度重視。這將有利于為防范、化解風險建立制度和程序的保證,從制度上找到解決問題的可靠路子。
最高層領導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關鍵表述】會議說,黨中央已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工作。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指定一個機構負責改革工作,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抓。
【專家解讀】遲福林認為,這首先表明這個小組中央已經決定了,現在繼續往前推。第二,明確了這是一個最高層次的機構,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的。第三,對于地方的安排,讓大家心中有底,改革要加強組織協調和領導,需要高層次的協調和推動,否則是很困難的。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關鍵表述】會議表示,要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專家解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認為,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少有地把糧食安全放在第一大任務中,并不是說目前糧食不夠,而是說,我國糧食已連續十年增產,資源和要素繃得很緊了,再繼續增產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中國是人口大國,如果短期出現大的缺口,很難通過國際市場進行調劑。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其中“適度進口”,是保障國內糧食安全的有效策略,“適度”,就是要長期、逐步、緩慢地增加糧食進口,這樣才不會給國際市場造成太大壓力。
改善民生十六字方針
【關鍵表述】會議說,要繼續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切實做好改善民生各項工作。把做好就業工作擺到突出位置,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化解產能過剩中出現的下崗再就業工作。
【專家解讀】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關信平的理解是,守住底線,就是要讓所有人都有基本的保障,不能低于最低標準;突出重點,指改善要一步一步地來,不能一蹴而就;完善制度,制度不完善、新舊制度之間不協調的現狀,都需要不斷調整;引導輿論,要將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通過輿論引導平衡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轉折和變化。同時,就業是民生之本,將高校就業生和化解產能中出現的下崗工人群體單獨提出來,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出現的新問題,也意味著新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