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1省區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中國經濟網記者整合了31個省區未來5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多地GDP翻番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倍增成為了主要目標,城鎮化成為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多地制定了未來5年要實現萬億固投和年均固投增速百分比等目標。“重投資,輕消費”依舊是多地經濟發展中需求結構的痼疾。
多省區繪制各項經濟“翻番”藍圖 GDP攜手居民收入共進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31個省區市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將5年發展規劃藍圖描摹得具體真切。東部地區,更多強調轉型升級、創新驅動;中西部地區,則更強調跨越、翻番、趕超。不同的地區,同樣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中國經濟網記者經梳理后發現,在這31份規劃中“翻番”成為了最頻繁出現的字眼。例如北京市計劃到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較2010年翻一番。上海市計劃在2020年前實現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寧夏的2017年GDP、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2012年的基礎上力爭實現翻番。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翻番”的過程中,多省區提到在實現GDP翻番的同時要保證城鄉居民收入的倍增。在湖南省5年規劃中表述道:“努力促進經濟總量、人均均量和運行質量同步提升。” 相信在未來5年31省區經濟發展“量”與“質”將共進齊飛!
警惕多地萬億固投增速計劃
多個省區未來5年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做了詳細的固投計劃,不難看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于GDP增長的重要性,經濟發展還是倚重于投資的驅動作用。其中,海南計劃力爭投資總額突破一萬億元規模,黑龍江計劃固投年均增長25%以上,湖北計劃固投突破3萬億元,貴州計劃固投年均增長30%左右,雖然通過固定資產投資來驅動經濟增長確實是可以達到穩增長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投資大增速”、“萬億投資累積”對于調結構來講沒有任何益處,甚至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重投資 輕消費”依舊為多地需求結構痼疾
“調結構”旨在校正投資與消費之間失調的關系。然而就目前來看“重投資,輕消費”依舊是多地經濟發展中需求結構的痼疾。如湖北省計劃未來5年固投突破3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85萬億元。貴州計劃未來5年固投年均增長3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在這些指標中依然可以看出,這些省區在未來5年并沒有把“調結構”作為經濟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