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關村西區的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已吸引來自40多個國家的120家國內外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入駐,開拓歐盟、美國、韓國等國際渠道1000多條,組織高端技術轉移、國際交流等活動150多場,服務企業2000多家。
與此同時,中關村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掌握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話語權和主動權。2016年,僅中關村軟件園就有21家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由TD產業聯盟牽頭組織的4G、5G通信標準開始走向全球。
“中關村與國際協同創新日益緊密。滴滴、小米等中關村企業不斷借力國際并購實現自主創新,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資本全球化不斷加速。”杜朋告訴記者,與InTeahouse科技創投合作中心攜手打造的此次投資促進會,是中關村大街推進國際間產業交流與合作的諸多活動之一。
探尋清潔能源的國際化合作新路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第一大國。
未來幾年,中國能源將實現兩個目標:一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二是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與此同時,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然而,盡管未來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市場,但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將其有效整合,克服可再生能源在輸送、分配、存儲等環節的瓶頸,這就需要在在全球化視野下,推動技術創新、運營程序、商業運作模式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改革。
此次主題為“集聚海外高層人才團隊,培育綠色清潔能源產業”的“中國北京-美國麻州清潔能源產業合作投資促進會”上,來自美國的10個清潔能源項目將進行路演尋求風險投資和中國合作伙伴,而中國的清潔能源與新材料行業代表企業、投資方等也齊聚一堂,雙方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謀求共贏。
“美國政府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開始著手推動清潔能源的研發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美國薩諸塞州伍斯特清潔能源中心執行董事Dr.Bush告訴記者,但作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興國家,中國擁有很好的技術推廣市場,同時也是很好的投資市場,有很多中國的新能源企業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投資發展。
“所以,我們這次來中國,一方面是尋求清潔能源新技術的合作推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尋找中國的投資伙伴。”據波士頓科技創投中心InTeahouse副總裁曾夏慧介紹,中關村是他們中國行的第五站,之前他們陸續在東莞、南寧、武漢、荊門等四個地方都舉行了投資說明會。“一路走過來,中關村給我們的印象最深刻,也最具有創業創新的活力。”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自中關村科學城的藍圖在2013年被勾畫之后,為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和發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北京海淀區區長助理曾智萍向記者介紹說,中關村科學城僅僅是中國向世界先進發展模式學習、與國際接軌的開始。“接下來,中關村科學城將全面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將中關村示范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不斷豐富國際合作的內涵和形式,推動國家間的產業集群合作與聯動。”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龍同時表示,由中關村大街主辦的此次投促會,充分發揮了政府、企業、社會機構三方的優勢,希望能夠有效促進清潔能源技術的落地與轉化,并借此機會實現中美間人才、科技、資本的常態化的資源互換,最終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
實際上,在清潔能源領域,中關村已經做過非常多的嘗試。
2016年底,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就聯合美國加州福尼亞政府投促局舉辦“環球商機——美國加州清潔能源商機”論壇;今年3月份,啟迪清潔能源集團與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共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力打造清潔能源生態圈。
“我們原計劃近期就前往美國,正好要去麻州尋找新技術上的合作,沒想到還沒動身,就在家門口碰到了機會。”北京正業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茜難抑興奮之情,她激動地告訴記者,作為以機器人、電子集成電路、半導體為主要研發內容的創新型公司,通過20多年的發展,他們目前在技術上遇到了“瓶頸”,迫切地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新的突破。“所謂相逢不如偶遇,很感謝中關村大街這次搭建了這么好的一個平臺,為我們牽針引線做‘紅娘’。”
“本次投促會后,我們會繼續跟進企業意向、促進項目投資、落地及相關合作,為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長線保障。”杜朋最后告訴記者,希望本次投促會不僅會帶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也會進一步提升中關村大街的科技創新實力,并為加強中美之間常態化的產業交流與合作及打造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戰略提供更為扎實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