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南洋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的建設現場一派火熱。作為臨海市在生態環境領域實施的一個PPP項目,南洋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成功引入社會資本7000多萬元。
據悉,該項目位于南洋涂區塊內,建設期兩年,特許經營期20年,總占地面積150畝,設計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天,目前正在建設的一期設計污水處理能力2.5萬噸/天,占地40畝。工程主體包括提升泵房、鼓風機房、配電房、生化池、消毒渠等。
該工程土建負責人黃法光表示,項目建成后將接納杜橋鎮區和工業園區的市政污水,大大減輕東部污水處理廠壓力,有效改善村鎮水環境質量。
PP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和社會投資者為建設基礎設施及提供公共服務而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和制度安排。近年來,臨海市通過主動向市場推介PPP項目,利用公開透明的競爭性機制選擇投資人,為各類企業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一批民營企業參與到臨海市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中來。
杜橋公共自行車項目是臨海市首次在公共服務領域嘗試采用“政府監管、企業運作”完全市場化方式運營的公共自行車項目,一期工程已建設52個站點,站點主要分布在杜橋鎮中心的公共交通點、居民小區、商業點、學校等人口相對集中區域,首批1500輛公共自行車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小時免費騎行服務。
“到目前,最高日租車量達到2500人次,日租車量平均在2000人次以上。”臺州千里行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杜橋分公司負責人褚衛兵告訴筆者,目前運營的公共自行車項目已投入資金450萬元,設置客服、調度、維修等8人服務團,運營至今總體平穩。
據了解,目前臨海市共有包括杜橋鎮公共自行車系統項目在內的2個PPP項目建成投運,已簽約PPP項目3個,包括南洋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臨海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擴遷建工程、臨海市鎮區污水處理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