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山東可再生能源增長穩健,裝機總量突破6000萬千瓦,同比增長31%。國網山東電力積極拓展可再生能源并網接入和消納能力,全力打破能源要素天花板,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4月14日,實現全面國產化自主可控核心系統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水電機組調速器完成出廠驗收,即將在白鶴灘百萬千瓦機組中安裝調試并進行示范應用。該系統所有基礎軟硬件均采用深度國產化的技術和產品,列裝了由相關央企聯合科技攻關為三峽集團定制的工業控制芯片,打破了國外品牌長期的技術壟斷,有助于保障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央視網消息: 昨天(4月18日),三峽集團發布消息,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三峽、白鶴灘、烏東德等長江干流六座梯級電站一季度累計發電量達469.6億千瓦時。今年一季度,三峽集團確保長江干流梯級水電站多發多供,有效緩解受電區域保供電緊張局勢,同時兼顧流域補水、航運、生態需求。截至3月31日,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等長江干流六座梯級水電站累計發電量46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27%。469.6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于...
4月17日,記者從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電四局”)獲悉,日前,全球水電行業起重載荷最大的壩頂10000千牛雙向斜拉門式啟閉機在水電四局承建的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圓滿完成負荷試驗,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運行狀態一切正常。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3月份能源生產情況。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與1—2月份比,原煤生產增速加快,原油、天然氣生產保持穩定,電力生產基本平穩,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快速增長。
“中國是世界上水電能源最豐富的國家,目前白鶴灘水電站與同處金沙江下游的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以及位于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水電站一起,構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許唯臨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中國水電的不斷發展不僅有助于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還將對全球減排發揮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隨著天氣回暖,采光效果日趨良好,光伏發電能力不斷提升,今年2月,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光伏電量環比增長17.84%。“3月底結算的是2月的上網電量收入,我們共計上網954.4萬千瓦時,結算電費183萬余元。夏至前后是光伏發電頂峰,去年6月結算電費達330多萬元。”阿克陶縣新特光伏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會計都軍民說。
記者日前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一季度,三峽工程運行情況良好,三峽大壩工作性態正常,各項監測指標均在設計允許范圍內,庫岸整體保持安全穩定。三峽水庫干流監測斷面水質為優,與去年同期持平。
中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4月1日迎來發電53周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劉家峽水電站累計發電量2587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燃煤9040.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686.1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6.84萬噸。
從四川省水利廳了解到,為筑牢上游意識、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四川4774座小水電站將整改和退出。
近日,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烏東德電廠中控室內,現場運行人員通過計算機監控系統,一鍵啟動7號機組自動開導葉排水流程,15分鐘內順利完成開導葉、機組啟動、停機等12步流程的自動啟停。據了解,本次試驗全程無人工手動干預,圓滿實現了監控系統一鍵開導葉排水功能,在全國水電行業尚屬首次。
3月25日,三峽集團所屬三峽建工浙江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以下簡稱長龍山電站)5號機組完成過速試驗,標志著世界首臺額定轉速每分鐘600轉、額定容量350兆瓦的可逆式水輪發電機組向投產發電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今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據水利部發布的2020年《中國水資源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省級行政區水資源總量排名全國前十的省區中,南方五省區占據四席。相對豐富的水資源使水電成為南方電網重要的清潔能源。
廣西水電日均電量首次在2月用電低谷期突破1.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4%,并實現了全區水電100%消納。
受國家相關政策推動,曾一度停下建設“腳步”的抽水蓄能(下稱“抽蓄”)項目如今呈現出“大干快上”“四處開花”之勢。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以來,以國網、南網兩大電網為代表的電力企業和地方政府均已積極啟動相關工作,抽蓄建設高潮已現。
中國水利水電站新聞,水電,水電站,水力發電,水電工程,在建水電站,水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