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
訂閱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節能環保專區更名為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以“低碳發展,綠色復蘇”為主題,并進一步優化展區功能,豐富題材內涵。
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架構正逐漸明朗。上海證券報昨日從多方獲悉,6月底前將上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交易中心將落地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
在數字經濟和萬物互聯的時代,海量數據的計算與處理需要不斷擴大數據中心的基礎建設規模,由此也帶來了能耗激增的問題。據《中國“新基建”發展研究報告》,到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將占全球能耗的最大份額,高達33%。而在國內,全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已連續八年以超過12%的速度增長,未來占社會總用電量的比例將持續增長。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研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會議指明了“十四五”期間要重點做好的7方面工作。
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涉企項目資金公示(第二批) 參照《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的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涉企項目審核結果(第二批)進行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將意見反饋至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一司、財政部經建司。
參照《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發展改革委提交的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涉企項目審核結果進行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將意見反饋至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財政部經建司。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1年和“十四五”期間降碳目標,這引起了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孔凡群代表的注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從“十四五”起步到21世紀中葉,節能減排降碳、實現碳中和目標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他建議,要努力為減碳、脫碳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多措并舉加快碳中和進程。
中國全國兩會正在舉行,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等成為外媒關注焦點。外媒解讀稱,“十四五”規劃顯示出中國政府著力于長遠發展,將提高中國經濟效率和國民生活水平、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積極影響。
記者9日獲悉,國家能源局將多措并舉加快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包括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升級能源消費方式等舉措。
支撐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乘風破浪,能源行業貢獻了怎樣的堅實之力?在能源安全環境日益復雜的背景下,中國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加快清潔低碳轉型?……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專訪,對大家關心的能源領域重點、熱點問題給予回應。
專家們一致認為,只是一味地強調降低我們碳排放的做法現在已經不夠了,從大氣直接捕獲碳的技術正在吸引大量投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在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我們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并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我們實際上需要在21世紀從大氣中去除1000到10000億噸的二氧化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電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將為產業發展、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帶來新機遇。尤其是未來能源行業的發展,低碳化、電氣化、智能化、市場化、一體化、國際化的“六化”發展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17份提案,其中多份提案圍繞能源轉型以及“3060碳目標”的實現提出了具體建議。
第39屆“劍橋能源周”會議3月1日至5日在線上舉行。與會人士認為,新冠疫情給能源界帶來挑戰,也為能源轉型升級創造機遇。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在節能減排的同時開發利用新能源,不僅能創造新經濟增長點,也讓傳統能源業煥發生機
但對于減排技術及資產的投資者而言,更關鍵的是中長期的預期,以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項目投資為例,動輒超過20年的運營期和10年左右的回收期,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預測短期的價格區間有意義,但中長期的“價格地心引力”區間才更是至關重要的。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