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
訂閱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
其中,陜西省政府與央企總部簽署的15個戰略合作協議落地項目95個,完成投資700億元;各市、省屬企業與駐陜央企簽署的120個項目合作協議,已落地76個,完成投資368.37億元;央企進陜大會之后,新增合作項目22個,完成投資153.72億元。
進入2021,隨著中國“戰疫”的階段性勝利,會展會議行業也漸漸迎來了持續的復蘇,各行各業的會議會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如期舉辦。回首2020,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主辦,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冶金行業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北京國聯視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九屆中國鋼鐵合作發展交流高端論壇在日照圓滿落幕,會議共計1100余位代表參加,超出了預期效果。
在新冠病毒危機刺激2020年需求空前萎縮之后,世界石油市場正在重新尋求平衡,但可能永遠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Oil 2021》,通過分析石油市場數據、投資趨勢和政府政策,提供了到2026年全球供需的展望。
東芝日前推出的CO2資源化技術“Power to Chemicals”,能夠通過電化學反應,將CO2轉換為可用作燃料和化學原料的一氧化碳。該項東芝專有技術通過堆疊(Stacking)電解組件進行轉換處理,提升了單位面積的處理量,在長23cm×寬12cm左右大小的約信封大小面積內,可實現每年高達1.0噸的CO2處理量。
記者25日從吉林石化公司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公司盈利能力相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躍升,各項業務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迎來強勁復蘇。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丙橡膠J-4090已具備了國際先進水平。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南方電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在大局下行動、為全局作貢獻,全面融入、全力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3月15日下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交通運輸部關于節能 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74號)和《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2017年第17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7號)等文件要求,對《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減免車船稅目錄》)和《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免征購置稅目錄》)實施動態管理。
最近一段時間,碳達峰、碳中和“刷屏”。3月18日,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成果發布暨研討會首次提出“通過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碳減排目標”,一天之后,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又主持召開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碳達峰工作研討會,組織相關部門積極編制碳達峰方案。3月21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再次就此發言,表示“雙碳”目標耗資巨大,實現碳中和仍需依靠市場資金。
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綠色低碳已成為中國能源發展的大趨勢。對于河北省來說,由于歷史原因,化石能源生產較為集中,自身產業結構偏向于鋼鐵等重化工業,屬于碳排放輸入型省份。
?我國能源結構目前仍以化石能源為主,占比約85%。能源的清潔低碳化,對于做好“十四五”減碳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沒有捷徑可走,首要的就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費。今后要完善能源“雙控”制度,既要控制能源消費強度,也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要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同時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據外媒報道,單細胞藻類經過基因組“手術”,去除非必要的部分。這可以形成一個最高效的細胞工廠,利用陽光和二氧化碳生產可持續的生物燃料。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QIBEBT)的研究人員從一種產油微藻中剝離出了大量的基因組,敲除了它發揮作用所必需的基因。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創造出了一把 “基因組手術刀”,可以快速、創造性地修剪微藻基因組。
18日,科學城(廣州)綠色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揭牌暨銀企擔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據悉,該公司是廣東首家綠色融資擔保機構,也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首家綠色融資擔保機構。
3月18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京召開碳達峰碳中和基礎研究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加強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基礎研究。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侯增謙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0年湖北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3.56億噸,占全國50.8%;成交額83.51億元,占全國54.4%。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市場交易規模、引資規模、納入企業參與度等市場指標居全國首位。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