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充電樁作為其重要配套設施,規模不斷擴大。然而,隨之而來的充電樁混合用電問題,卻像一顆顆“定時炸彈”,威脅著用電安全。國網江蘇電力電科院積極響應這一行業難題,研發充電樁異常用電智能診斷大數據應用,以數據之力,為充電樁安全運行保駕護航,展現出了科技賦能電力服務的強大力量。
隨著我省新能源汽車低壓充電樁規模突破110萬個,部分客戶為規避居民用電階梯電價,違規將其他用電設備接入充電樁表計,導致負荷超載,火災隱患凸顯。傳統人工核查方式,在面對海量繁雜數據時,效率低下、耗時耗力,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下,國網江蘇電力電科院的創新研發意義重大。
該院依托“電博士”專家團隊的大數據技術優勢,構建充電樁異常用電識別模型,研發出的智能診斷應用,堪稱行業一大突破。它如同一位“在線專家”,依托電力數據中臺,精準識別新能源汽車充電電流的“矩形波”特征,實現對充電樁混合用電問題的智能排查與異常負荷用電量的實時計算。從人工排查平均3天到如今3分鐘鎖定異常,效率提升千倍,極大提高了排查治理的時效性。
這一成果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效率提升上,更在于其為充電樁安全管理帶來了全新模式。通過大數據應用,能夠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避免因混合用電引發火災等嚴重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金湖縣供電公司的試點應用中,該應用已成功排查并解決10余起問題,識別準確率超95%,充分驗證了其有效性與可靠性。
由此,我們要像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科院那樣,繼續發揮技術優勢,深化充電樁異常用電智能診斷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應用,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展現大數據技術在電力行業的廣闊應用前景,充分彰顯電力企業的責任擔當與創新精神,為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讓科技之光在電力服務中持續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