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任CEO陳立武4月預警裁員,本月起制造部門將裁員20%,營銷工作也將外包。這些舉措將重塑運營,但如何借此提升競爭力、打入AI市場,仍是英特爾面臨的挑戰。
一、英特爾關閉汽車業務:裁撤 “絕大多數” 員工
2025 年 6 月 24 日,英特爾發布重磅消息,將逐步關閉旗下小型汽車業務部門,并裁撤該部門 “絕大多數” 員工。這一決定是其重新聚焦核心客戶端和數據中心產品組合戰略的關鍵動作。此前,新任 CEO 陳立武在 4 月就已預警,受銷售額下滑影響,公司將采取裁員措施。本月初,制造部門收到通知,7 月起將裁員 20%,同時市場營銷工作也將外包給埃森哲。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芯片市場,英特爾選擇收縮戰線,將資源集中于自身優勢領域。關閉汽車業務,意味著英特爾放棄了在汽車芯片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希望通過削減非核心業務成本,重塑運營模式,以應對市場份額下滑的危機,重新提升在核心業務上的競爭力。
二、汽車業務布局建樹,無奈終離場
英特爾在汽車業務上并非毫無作為。2024 年初,英特爾制定了向汽車領域拓展人工智能能力的戰略,宣布收購專注電動汽車能源管理 SoC 的 Silicon Mobility 公司,還推出人工智能增強型、軟件定義的汽車 SoC,吸引吉利極氪等品牌采用。其汽車解決方案覆蓋多個領域,軟件定義汽車(SDV)基于開放架構,提供全流程開發路線圖;自適應控制單元(ACU U310)實現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關鍵功能整合;Arc Graphics 汽車顯卡滿足復雜駕駛艙計算需求。
然而,汽車技術并非英特爾的核心業務,盡管宣稱有 5000 萬輛汽車使用其處理器,但在汽車芯片市場,英特爾面臨高通、英偉達等強勁對手。這些競爭對手在汽車芯片的研發和市場份額上更具優勢,英特爾難以在汽車業務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最終不得不選擇關閉該業務,將精力重新放回核心業務,尋求在 AI 市場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