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提升廢物綜合利用率與資源產出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廢物資源化方面形成100項左右重大核心技術,開發100項左右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廢物資源化產品,并選擇特色鮮明的城市(區域),推進100項左右示范工程建設。
規劃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規劃指出,將重點選擇再生資源、工業固廢、垃圾與污泥等量大面廣和污染嚴重的廢物,以廢物資源化全過程清潔控制為基本前提,加強廢物循環利用理論研究,大力推進廢物資源化全過程污染控制技術研發,發展廢物預處理專用技術,加快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
根據規劃,有關部門將以廢物資源化技術轉化和成果應用為重點,建立開放式、多層面、網絡化、綜合性的廢物資源化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推動企業廢物資源化的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同時以產業化技術前期研發與再生產品質量檢測及評估服務為重點,推進廢物資源化開放式的公共檢測平臺建設。
規劃擬定實施的廢物資源化技術示范工程,將重點突破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再制造技術、廢舊高分子材料能源化利用技術、冶金固廢有價元素協同提取技術、生物質廢物制備生物質燃氣技術等重大技術,推動技術、裝備、產品、人才、基地、市場和管理等融合發展,完善廢物資源化技術創新鏈,有效提高技術創新對廢物資源化的支撐引領作用。
規劃要求,要將節能減排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利用廢物中的有價資源;要以打造產業技術創新鏈為著力點,解決制約廢物資源化產業化的技術瓶頸;要以示范工程為依托,帶動廢物資源化技術創新和產業快速發展;要以實施科技項目為牽引,推進創新基地、創新人才與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廢物資源化技術的持續創新能力。
鏈接
廢物資源化通常指退出生產環節或消費領域的固體物質,通過技術、經濟手段與管理措施,在實現無害化處置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回收大量有價物質,提高廢物綜合利用率,具有公益性和經濟性雙重特性。
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廢物資源化仍處于國際資源大循環產業鏈的低端,且再利用產品附加值低,利用規模與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迫切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大幅度提升廢物綜合利用率與資源產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