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林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森林通過光合作用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濃度、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是最經濟的‘吸碳器’。”近日,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江澤慧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碳匯林業學術研討會開幕式致辭中闡述了這一觀點。
江澤慧說,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研討會以全球氣候變化與碳匯林業為主題,抓住了國際熱點問題和學術前沿,凸顯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科學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放出1.62噸氧氣。這表明造林就是固碳。因此,擴大造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充分發揮森林吸收大氣二氧化碳的功能,增加碳匯效益,抵消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是林業肩負的特殊使命。
江澤慧說,碳匯林業是我國林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如何科學地發展碳匯林業,既涉及到管理政策問題,又涉及到技術方法問題,還涉及國際貿易問題。相關技術問題的解決,有待于廣大林業工作者和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
全球氣候變化與碳匯林業學術研討會是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林業系列活動之一,研討會的主要任務是,深入研討氣候變化背景下提高我國森林碳匯功能和潛力的技術途徑,有針對性地提出我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