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中國科技創新能力輿情情感分析
新華社信息烏魯木齊9月27日電(記者張曉龍、鐘源)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士對中國近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成就予以高度評價,并對國家間科技合作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們關注的合作內容包括科技創新政策、科技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科研項目合作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支持科學技術的發展。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科技發展已成為中國在經濟改革、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因素。“中國非常重視兩個指標——教育和科研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他認為,中國推動科技創新的諸多做法值得各國學習,為各國提供了一套科技創新的“中國經驗”:制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出臺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提高科研經費投入。
農業科技合作、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是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嘉賓關注的重點。塔吉克斯坦科技大學副校長密爾卓·玉素波夫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已為塔吉克斯坦帶去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農用機械,為當地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他希望,塔中兩國可以在農業科技合作領域展開更為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紛紛表達科技合作的強烈意愿時,中國正在加快建設“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并在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簡稱“試驗區”),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實現科技合作“搭臺”,共享科技創新的果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高旺盛透露,“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方案已出爐,現在正考慮總部的落地問題,由新疆、科技部、深圳、中科院四方合作建設的“試驗區”方案也已獲自治區有關部門通過,今年10月有望召開上述四方會議。
2012年7月,中國科技部與新疆決定共建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中心定位于打造集戰略研究、技術轉移、科技培訓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中心。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巡視員葉冬柏表示,科技部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建設“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有效整合各方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的優質科技資源,用科技創新引領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業內人士分析,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相比,去年8月由科技部、新疆提出建設的試驗區,將發揮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體作用,由深圳市和中科院結對幫扶并擔綱智庫,科技部統籌協調,規劃更富“定制感”,具有“跨區域整合資源”的特點。
“試驗區和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二者未來將一起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科技合作,分享發展成果。”高旺盛說。
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于20日至25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