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重大工程密集落子,不僅對資金投向起到導流作用,更可能對乏力的民間投資產生強刺激。昨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推進“十三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已披露的165項重大工程多集中在補民生短板上,勢必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助推器。而隨著項目逐個落地,相關產業鏈快速延伸,逡巡已久的民間資本也有望迎來一場盛宴。
件件關乎民生
今年3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明確推進165項重大工程項目,涉及重大行動、重大計劃、重大改革等方面。
胡祖才表示,已公布的重大工程是各領域關鍵性項目的系統集合,既在各領域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也相互支撐、有機聯系,其中一批入選項目屬于世界前沿科技,日前升空的量子通信衛星就是典型的例子。“總體來看,165項重點工程相當多集中在補民生的短板上”,胡祖才表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促進就業計劃行動、社會關愛行動計劃、脫貧攻堅重點工程,還有教育、健康、文化、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工程項目,都將直接惠及民生。”
例如,“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建設北京至香港(臺北)、蘭州(西寧)至廣州、北京至蘭州等高速鐵路通道,實現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民用機場方面,將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新增民用運輸機場50個以上。
民間資本迎盛宴
事實上,165項重大項目不僅會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會為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發揮作用提供大舞臺。在昨日的發布會上,胡祖才直言,這165個重大項目本身對民間資本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據介紹,通過重大項目的實施,相關產業鏈也將被帶動發展,這對民間資本是很大的利好消息。
以環境保護的重大工程項目為例,環保項目涉及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大氣治理、水污染治理等,還要開展企業排放達標行動,在這個過程中,民間資本可以提供設備、技術或者服務,這是實實在在的市場機遇。
針對現在民間投資增長乏力的情況,國家發改委本次提出,要創新民間資本投資的參與方式,要盡可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適合通過PPP的,就要用PPP模式來廣泛吸引社會投資,“一定要給民間資本有一個明確的、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對于這一問題,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指出,以前政府新建PPP項目,在無法保證是否能讓民間資本盈利的情況下,很難吸引到投資,但是現在政府把一個個項目包裝成產品,參考市場價位,提前給出合理報價,民間資本虧本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確實可以較大地激發投資的積極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165個重大工程引進民間資本降低了難度。
期盼更優惠政策
據國家發改委昨日透露,目前165個重大工程項目,有一批已經開工并正在加快實施,有一批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比如在備受矚目特色小城鎮建設方面,國家發改委在今年5月就表示,今年內要引導1000個小城鎮發展為特色鎮,目前,杭州市夢想小鎮、龍塢茶鎮已經初見成效。在交通方面,則要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其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已經開始建設。
“重大項目是否能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關鍵不在于它屬于哪一個領域,而在于相關政策是否合理,”陳及表示,“看起來扶貧、環保、公益類的重大項目吸引力較低,但如果政府愿意給參與企業減免稅收、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民間資本也會愿意進入這一領域。”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重大項目可能會導致民間資本投資乏力,如深??臻g站、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等,都還需要政府更大力度地引導民間資本進入。
不過,仍有專家對165個重大工程吸引民間資本持觀望態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表示,政府購買服務,等于為相關工程提供了政府背書,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項目吸引力,但投資項目自身回報慢的特性并未改變,治標不治本。他進一步分析,要真正激發民資活力,還需從根本上破除國企壟斷,放寬準入限制,鼓勵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