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風起云涌”,以接近20%的漲幅,創下自2011年大宗商品價格開啟下行通道之后的最大半年漲幅。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從此輪上漲時間之長、漲幅之大、品種之豐富看,堪稱“創紀錄”。那么,又是哪些板塊在“攪動”市場風云呢?
此輪上漲持續時間最長、漲幅最大、品種最豐富
自2011年開啟下行通道之后,幾乎所有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在持續下行,尤其是自2015年6月之后,以鋼鐵、煤炭為代表的大宗干散貨更是表現出加速下跌的態勢,至2015年12月跌至歷史最低水平。
然而,就在市場和產業都處在悲觀預期之中時,2016年元旦假期之后,大宗商品市場“風云突變”。以鋼鐵為代表的黑色系金屬產品價格快速上漲,并帶動了煤炭、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也快速上行。至三四月,大宗商品市場更為“狂熱”,上海的螺紋鋼、鄭州的棉花、大連的鐵礦石等代表性品種持續上漲,較2015年12月的低點,漲幅甚至超過了30%以上。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又讓黃金價格開始暴漲,而隨著事件后續影響的不確定性,貴金屬價格也維持高位。
從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10日,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出的是“深V”態勢。市場機構認為,此輪上漲是自2011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以來,價格上漲持續時間最長、漲幅最大、上漲品種最豐富的一輪漲勢,甚至是“創紀錄”的。到目前為止,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已經回到2015年5月中旬的水平。
鋼鐵、煤炭輪流坐莊,農產品、貴金屬緊隨其后
大宗商品有著明確的商品屬性,也就是實體經濟的供需是其價格的基本面。事實上,早在2015年12月,螺紋鋼價格跌至每噸1800元附近時,就已經有機構指出,螺紋鋼已經跌至成本價水平。從今年1月至4月,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價格漲幅超過45%,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期貨價格漲幅超過40%。
受到鋼鐵企業大范圍復產的影響,5月份鋼價出現了超過20%的跌幅,但在隨后的6月價格又出現恢復性上漲,截至7月10日達到4月中旬的水平。
相比之下,煤炭價格則一路高歌猛進。現貨市場上,四大煤炭集團先后4次上調了長協價格,漲幅超過10%。而在期貨市場價格漲幅更是達到40%。“從貼水100元到現在升水幾十元,市場預期已經發生了逆轉。”東北一現貨貿易商認為,市場預期煤炭價格仍將維持現有水平。
在黑色商品的帶動下,農產品價格也出現上漲。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貨在4月出現暴漲行情,當月漲幅23.09%,隨后一直維持上漲態勢。截至目前,棉花期貨價格累計上漲接近20%。與此同時,玉米、豆粕等農產品也出現較大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受到美聯儲加息壓制的黃金價格受到英國脫歐公投的影響,出現了一輪久違的大漲行情,而且在公投結果出來之后,依舊保持強勢。“英國脫歐之后對市場的沖擊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后續影響目前仍難以評估,所以黃金的需求依舊保持強勢。”南華期貨分析師張一偉如是說。
供需錯配成此輪價格上漲導火索,去產能尤顯緊迫
“2015年是鋼鐵行業最困難的一年。”“我的鋼鐵”資訊總監徐向春指出,2011年價格持續下降之后,特別是在2015年,已經有很多鋼鐵企業主動退出了市場。然而,下游需求雖沒有明顯的增量,但整體需求仍保持穩定。這也直接導致在2016年春節前后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煤炭市場。專家認為,正是這種短期內供需錯配成為了此輪大宗價格上漲的導火索。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供需錯配引發價格上漲,但過剩產能的壓制決定價格不可能長期維持高位。
鋼鐵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復產潮,引發了5月份的價格暴跌已經證明了上述觀點。目前,市場十分關注煤炭價格上漲是否也會引發復產潮。顯然,無論是鋼鐵、煤炭的去產能,還是玉米、棉花的去庫存,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背后仍離不開供需面的支持。
專家指出,現在價格上漲反而顯得去產能工作的緊迫性,只要有過剩的產能存在,這些產能隨時可以釋放打壓市場價格。在需求沒有太大變化的同時,凸顯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