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經濟復蘇疲弱、中國全面進入改革時間的當下,中美兩國迎來了第八輪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雙方經貿合作一直被稱為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而作為兩國參與部門最多、議題最廣的高層年度溝通機制之一,對話歷年在促進貿易、投資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今,中美投資協(xié)定(BIT)談判已經接近尾聲,雙方需要一個平臺繼續(xù)保持溝通,甚至達成共識。中美間的鋼貿問題以及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問題同樣也都將成為本次對話重點聚焦的領域。
BIT談判或提交第三輪負面清單
作為中美兩國間最為冗長的一個談判,BIT是此次對話繞不過去的話題。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美貿易額已達到5584億美元,中美雙邊直接投資額也已經超過了1400億美元,兩國企業(yè)都迫切地希望BIT能盡早達成。已然經歷了24輪談判的BIT目前正處在談判的關鍵期,對話的到來恰好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平臺。
在三年前的第五輪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中,兩國首次同意以負面清單和準入前國民待遇為原則進行談判。如今,中方已經向美方提交了兩輪負面清單出價,業(yè)內普遍認為,第三輪報價很可能會現(xiàn)身于此次對話,作為加快協(xié)定談判的助推器。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內森·希茨在此前的采訪中明確表達了希望盡快促成BIT的意愿。他表示,美方將投入一切資源,爭取在奧巴馬政府任內完成BIT談判。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也在3月的博鰲論壇上表示,“中美BIT談判應該快到終點了,因為文本談判的重要核心內容已經結束”。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來,BIT談判在負面清單層面始終未能達成一致的本質原因是中美兩國在訴求方面的差異。“比如美國為了考慮在華美企的利益,可能會傾向于涵蓋某些領域的一份清單。但如今美國大選將至,為了穩(wěn)定國內企業(yè)的利益,防止中企過度分攤本國企業(yè)利益,美方對于清單的要求可能又要有所變化。”白明說。
貿易摩擦問題或成交鋒重點
就在雙方共同致力于BIT談判時,美國卻在另一個領域對中國掀起了一輪集中的“貿易戰(zhàn)”。近幾個月,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的調查和限制行為十分密集,已經先后對我國的不銹鋼、碳合金鋼、耐腐蝕及冷軋鋼等多種產品進行調查。對此,中國商務部也多次回應稱,美國對本國鋼鐵產品采取貿易救濟措施無助于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企業(yè)面臨的問題,過度的貿易保護才是導致美國鋼鐵產業(yè)經營虧損等問題的根本原因。
在如此背景下,鋼鐵貿易摩擦問題必定會占據(jù)此次對話的一個重要席位。據(jù)了解,美方此次將去產能問題放到了對話的開場白中。在白明看來,美方可能會在對話期間就貿易摩擦問題繼續(xù)對中國施壓,而中國同樣也不會在這一問題上做出讓步,會繼續(xù)對貿易爭端與市場經濟地位話題與美方進行溝通。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也強調,在貿易方面,中美之間需要更多的制度性安排。
白明還表示,即使拋開貿易保護主義不談,中國當前也在從自身入手,化解過剩產能,這種表態(tài)體現(xiàn)出了中國作為鋼鐵生產大國,在國際鋼鐵市場中的大國地位。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細節(jié)仍有待敲定
一直以來,人民幣匯率都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敏感話題。美國長期指責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并使得自身出口的產品獲得價格較低的競爭優(yōu)勢。也正因如此,美方格外關注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進程。
自5月30日起,人民幣匯率進入了連續(xù)三天的下跌通道,累計下降近400個基點,但緊隨其后的便是一輪上漲。盡管美財長雅各布·盧之前曾公開表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需要的是“能上能下”,市場的作用不應只發(fā)揮在一個方向,但他也謹慎地表達了對人民幣匯率目前有序流動的贊賞之情。用他的話說就是,“中方在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
實際上,自去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正漸成趨勢。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此前就表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央行在逐漸放松對匯率的管制,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彈性。“但‘放松’是有策略的,不能讓外界形成一致預期,所以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會加大,波動頻次也會增多。”黃澤民說。
分析指出,美方的溫和表態(tài)以及中方目前取得的成果很可能使得匯率問題不會成為對話過程中交鋒最激烈的板塊。畢竟中美雙方對于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并沒有分歧,只是在改革的速度、力度和路徑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