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作為今年全國兩會的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接受記者采訪時,來自“一帶一路”核心區的全國人大代表談了自己的看法。
“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表示,“就‘核心區’新疆而言,‘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鋼鐵、水泥等行業的過剩產能,而新疆在經濟結構上的及時調整,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企業的一些改革,激發了產業活力,不僅滿足了周邊市場的有效需求,還加快了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黃衛說:“要暢通繁榮‘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就要增強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經濟活力,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這個重要樞紐尤其重要,只有樞紐的產業布局相對完善,才能精準對接和聯通中外市場。”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一帶一路’要繁榮,首先是企業要有活力,有生命力。”他告訴記者,近年來,新疆加大低電價政策力度、延長鐵路低運價政策、清理涉企收費,這些供給側改革舉措幫助企業在制度性交易、稅負、物流、電價等七大方面降低成本,為企業進一步減負增效。
“分享‘一帶一路’經濟紅利要主動作為,不能守株待兔。”全國人大代表、阿克蘇地區行署專員麥爾丹·木蓋提表示,“‘一帶一路’沿線是一個大市場,但我們不能坐等這個市場來化解過剩產能,應該加快供給側改革,改造升級傳統優勢產業,主動發展‘新經濟’,提供有效供給,才能最大限度分享‘一帶一路’釋放的經濟紅利。”
他舉例說,阿克蘇是產棉大區,紡織產業發達,“一帶一路”市場很大,但傳統的紡織產品在周邊國家也是產能過剩,要想滿足他們的需求,就要按市場需求有效作為,延伸產業布局,把紡織產業鏈向精深發展,生產出市場需要的有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