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我們就告別了2015年。在這樣的時刻,人們總是喜歡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并對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期盼。
過去一年,筆者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對中國改革的觀察,算是一點點心得??偟母惺苁牵信d奮的時候,有困惑的時候,也有憤怒的時候。如果平心靜氣下來想一想,諸多焦點事件,之所以如此牽動人的情緒,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不同人等的命運:在東方之星沉船、天津港大爆炸、深圳滑坡事故等事件中痛失親人的人們,"失聯"而后又重新露面的富豪,在反腐風暴中一個個新近落馬的老虎,當然還有在經濟新業態中大放光彩的創業者們,以及在結構調整中身處"過剩產能"、隨時可能下崗再就業的勞動人們。
其實,這不獨是2015年的事情。自從十八大后,我們已經普遍感到,又一場大的變局已經拉開了帷幕。隨著深層次社會經濟矛盾的集中爆發,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各色人等的命運隨之也變得跌宕起伏。
這里面,我想特別說一說"能人"。
中國自改革開放至今,不同階段,各領域均涌現出一批能干的人物,尤其是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無論官員還是企業家,均出現過一批"能人"。稱之為"能人",主要還是在發展經濟中,帶頭做出了不小的成績。由此也形成了中國改革開放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對待"能人"的態度,不僅反映了社會變遷的趨勢,同時也反映了國家政策的變化。
鄧小平時代,我們都知道,總設計師的文選中曾專門提到了傻子瓜子,有段話是這樣說的:"農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個'傻子瓜子'問題。當時許多人不舒服,說他賺了一百萬,主張動他。我說不能動,一動人們就會說政策變了,得不償失。像這一類的問題還有不少,如果處理不當,就很容易動搖我們的方針,影響改革的全局。"年廣九無疑是個"能人",怎么對待他,竟然關系到改革的全局,主要是因為他背后牽扯到一大批人。
2015年,復星郭廣昌失聯,為什么引起那么大的震動?如果單純論財富數量,年廣九和郭廣昌那是天壤之別,但其實今天人們對于富豪的接受程度恐怕比當年是要高的,"不舒服"的問題至少不比過去大。我想,有一個原因和年廣九是有點類似的,即背后都涉及到大批同等情況的人。我們都知道,十八大后的反腐敗有個腐敗存量的說法,怎么消化腐敗存量是政策性很強的事情。其實,對于富豪、老板或者企業家來說,也有腐敗存量的問題,雖然沒有統計,但民營企業老板中多多少少與官員腐?。òㄉ形幢徊榈牟糠郑┯泄细稹?/p>
郭廣昌失聯期間,很多人會感到害怕,這是可以想象的事情。目前沒有準確的郭廣昌牽扯到什么問題的信息,但很多人肯定會內心不安。
不獨民營企業家,官員和國企高管更多的面臨"能人"的困境。前段時間,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減刑。劉志軍是一個能人腐敗的典型。中國高鐵建設,不能說劉志軍沒功勞,但他的腐敗和由此造成的損失也是很嚴重的。中紀委官網曾經專門刊文,駁斥網絡上為劉志軍平反的論調,核心理由是劉志軍破壞了政治生態。劉志軍搞腐敗,一方面是貪婪,另一方面是花錢為自己調整職位疏通關系,結果還被騙子騙了,上演了一出不堪入目的鬧劇。功勞再大,如果把一地或者系統的政治生態破壞了,也面臨著很大的被懲辦的可能性。
國企的例子,最典型的是華潤的宋林。在大國企里面,華潤的口碑是很不錯的,主要原因是,不靠自然壟斷,華潤進入了萬億俱樂部。這一成績,正是在宋林當家的時候實現的。宋林肯定不是一個能力平庸的人,也當屬于"能人"之列。我想,宋林式悲劇,和劉志軍也有類似的地方。中央決定查辦,那肯定是有更重要的考量。
無論是什么樣的"能人",有一句古詩很適合形容他們: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人們說道一件無奈的事情時,常說"時也,命也"。這是比較消極的說法。我理解,時、命、運這些東西,說到底還是時代大趨勢。"能人"再怎么曾經風光,但如果違背了大趨勢,結局一定是可悲的。就像宋林這樣的人物,不管多么能干,但在打破國企內部人控制和打擊國企內部利益輸送,維護國有資產安全的大勢面前,也將為自己過往的做法付出代價。
改革和發展需要"能人",老百姓也需要"能人"。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重塑政治生態也好,國企改革也好,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讓"能人"不再"帶病"做事。在臺上時風光無限,揮斥方遒,一朝落馬,痛哭流涕,余生與牢為伴,這樣的場景還是少一點好。
(作者系《南風窗》執行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