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8日在此間表示,中埃在經貿投資、鐵路交通、電力能源、衛星科技等許多產業領域互補優勢明顯,雙方合作一定能順利推進并結出碩果。
宋愛國是在“中埃產能合作”專題研討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多名使館官員以及十余名來自智庫、工商界和媒體的埃方代表參會。
宋愛國說,中國制造業規模占全球總量三分之一,處于全球產業鏈中端,擁有大量優勢產業和富余產能,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就目前情況看,多數發展中國家處于工業化初期,其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先進裝備,而多數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裝備又需要拓展出口途徑。中國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既可把自身富余產能和先進裝備用來滿足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支持其工業發展,又可購買發達國家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帶動發達國家出口,同時促進南北和南南合作,實現“三贏”。
埃及企業家協會秘書長尤瑟夫說,埃及目前外匯儲備較少,且基礎設施落后,因而對中國投資有著迫切需求。中國企業應抓住這一機會,增加對埃及的投資,特別是農業、航運、公路等領域,以幫助埃及發展,創造就業,進一步加深兩國經濟關系。
埃及金字塔戰略研究中心國際關系專家艾哈邁德認為,埃中關系當前處于關鍵階段,兩國應加強溝通,增進相互了解,進而在協商基礎上逐漸消除阻礙經貿關系發展的一些法律制度障礙,破除瓶頸,進一步提升兩國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