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國資委官網公布的《2014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下稱名單)顯示,包括中海油、中石油、國家電網等在內的41家央企獲評A級,去年上榜的神華集團、華潤集團、中船重工等9家企業落榜。此外,名單還新增了保利集團、中國聯通、中航集團、中儲糧4家企業。
其中,多年盤踞前列的神華集團8年來首次跌出A級名單。在煤炭黃金十年,神華集團曾在2005年度、2008年度兩次躋身名單第二。而去年因“11·22”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首次“落榜”的中石化,今年繼續無緣榜單。
在煤企全線虧損背景下,“老大哥”神華集團去年的成績單顯然要好看很多。神華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中國神華(601088)2014年度財報顯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68.07億元,同比下降19.4%。盡管如此,這家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卻深陷反腐漩渦。2014年12月底,神華集團在一周內爆出四名高管被查。今年6月7日,中國神華高級副總裁郝貴接受司法調查。
國資委自2004年開始對中央企業負責人實行業績考核。根據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后《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下稱《方法》),考核的央企負責人是指經國務院授權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家出資企業的下列人員:
國有獨資企業的總經理(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總會計師;
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列入國資委黨委管理的總經理(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總會計師;
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股權代表出任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列入國資委黨委管理的總經理(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總會計師。
《辦法》顯示,根據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得分,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最終結果分為A、B、C、D、E五個級別,若企業發生重大資產損失、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環境污染責任事故等,國資委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降級、扣分處理;若企業發生違規違紀或者存在財務管理混亂、考核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則是扣分。而央企若承擔國家結構性調整任務且取得突出成績,考核期內獲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在國際標準制定中取得重大突破,國資委根據有關規定視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加分。
依據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國資委對企業負責人實施獎懲,并把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作為企業負責人任免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