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遲遲未公布的國資改革試點方案終于落地。
國資委選擇包括中國節能環保公司在內的8家央企進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混合所有制、規范董事會試點和派駐紀檢組四項改革試點。
其中,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和中糧集團被確定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中國建材和中國醫藥被確定為混合所有制試點單位,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和新興際華集團公司被確定為董事會制度等的試點單位,另將選擇兩至3家企業進行紀檢派駐的試點單位。
按照國資委的思路,試點企業改革將以不等不停、先行先試、一企一策的方式梯次展開。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吹響“集結號”
今年國企改革駛入快車道。自1月底國資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來,國資委先后召開了十四次會議研究討論改革所面臨的問題。
在國資委先后召開的14次會議中,審議的改革文件包括《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建議稿)》、《關于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體方案(建議稿)》等,但最早對外公布的卻是《關于啟動四項改革試點工作的建議》。
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國資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彭華崗表示,國資委推進“四項改革”試點,緣于國資國企改革面臨的難題很多,而且相互交織、彼此疊加。破解這些難題,還是要通過實踐。
彭華崗透露,國資委已經專門成立4個專項小組,由國資委改革局、產權局、改組局和國資委紀委具體負責,分管委員會領導擔任專項小組組長。試點方案經專項小組研究后提交國資委改革領導小組審議,成熟一個、實施一個。這次試點沒有設時間限制和批次,下一步國資委還將陸續把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試點,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同時根據試點情況,及時完善出臺相關的政策文件,用來指導和推進全國的國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除了要關注國有資產的管理體制,在其推行的過程中,“混合”的程度以及形式也應“單獨對待”。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黃淑和曾公開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其一,涉及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可以采用國有獨資形式;其二,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絕對控股;其三,涉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的重要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相對控股;其四,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有企業,可采取國有參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項安波表示,國有企業改革在受到政府推動混合所有制與市場開放的影響的同時,也不應忽視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項安波認為,我國缺乏明確、系統的國家所有權政策,而且這一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相關部門應盡快給予關注。
試點方案改革框架
多家參與改革的試點企業表示,試點方案需要在國資委的指導下,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目前具體的方案正在制定中。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堪擔重任,被列入混和所有制、董事會授權、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重大改革中,而這兩家企業作為改革的先行者,其經驗頗為典型。
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85.4%。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建材集團用220億元國有權益控制了660億元凈資產,進而帶動了超過3600億元總資產。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和中糧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兩家試點公司,頗受矚目。有專家稱,在國資監管層面,探索國資委從目前管企業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意義重大。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本身具有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屬性,中糧集團已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設立投資運營公司,此番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值得期待。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表示:“下一步,中國建材將按照國資委部署,在建材制造、新型房屋、科技服務、新材料等業務板塊選定試點實施單位,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
“試點選取了4家企業,相關制度文件也是針對集團總部,大多數央企總部都不是直接經營實體,二三級企業才是實業中心、利潤中心、成本中心,三項權力的作用發揮最終體現到這些實體企業中,向下層層貫徹、有序推進才會效果更好,只有扎根基層,試點才更有生命力。”新興際華集團相關負責人稱。
據了解到,新興際華正在根據國資委的要求和布置,抓緊研究、制定方案,并打算繼續將這些有效的辦法、措施落實到二三級企業。
在“四項改革”工作方案中,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將開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方案需要在國資委的指導下,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目前具體的方案正在制定中。公司將深耕全產業鏈戰略,打造國際化經營網絡,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以混合所有制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手段,在下屬企業引入其他所有制的產業資本、社會集合資本、私募股權等戰略投資者,加快實現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愿景。圍繞核心主業,按產業鏈不同環節、不同細分行業、不同區域分別組建若干業務板塊,力求在各自領域建立行業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