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終于破冰。能源巨頭中石化打響了改革的第一槍,中石油也不甘落后,緊隨其后發力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什么能在今年破題?混合所有制到底是一劑專治國企病的良方,還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央企的放開,其實早在2005年就有動作,只是這次步伐更大。他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國企改革中的一個階段性改革,未來隨著混合所有制的進一步發展,央企或可進行資本運作。另外,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電力、煤炭等能源領域行業都將會有動作。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同時,制定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辦法,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共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
日前,中石化、中電投、中石油三大央企紛紛表態,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民資開放部分或全部業務。央企的表態,為我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
不過,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表示:“能源央企的放開,其實早就有動作。2005年,我國曾出臺過一個非公有三十六條,后來2010年又出臺了一個非公有三十六條。條例出來以后,中石油已經開始主動跟一些民營企業進行對接,開展交流合作。”
“在西氣東輸的管線設計上,其實中石油已經引進了很多社會資本,這個動作早就有的,只是這次的動作是響應中央的要求,步伐大一些。”郭海濤強調。
郭海濤認為,國企改革之所以在此時加速推進,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從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作為國有資本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這是一個大的政治背景,包括整個社會也有加快國有體制改革的意愿,所以央企推出這些措施,應該是響應了政策的要求和社會的呼聲。第二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過去十多年,這些大的央企實現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但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尤其是從2012年、2013年以后,國家經濟增長速度相對放緩,央企的經營環境出現了一些大的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背景的變化,央企也需要做一些改革,來提高自身的靈活性,適應市場的能力,所以對于這樣的改革,央企有主動做這個事情的意愿。”
郭海濤還表示,國企、央企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大勢所趨,電力、煤炭等行業可能很快就會有改革措施。
民企進入要綜合考量收益風險
近日,中石化、中石油相繼表示,要對民企開放部分業務。對此,民企大都躍躍欲試,希望進入。不過郭海濤表示,油氣行業本身風險很大,民企進入要考慮收益,但是也要考慮存在的風險。
郭海濤表示:“過去這些年,大家一直很關心央企,能源央企這一塊獲得利潤比較高,但其實行業風險是很大的。像石油、天然氣,包括非常規油氣,它的上游開發都屬于風險較大的領域,中游的管道方面投資規模也非常大,回報時間非常長。民營資本要想進入,就得考慮清楚這些問題,考慮要承擔的風險,能不能承擔這么長的資金回收期。當然,銷售板塊相對好一點,收益能夠比較快地看到。所以,這些都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綜合考慮。”
郭海濤認為,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應該抱著一種正常經營的心態,正常投資的心態,想到可能會盈利,也可能會虧損。
“民營資本通過跟國有企業的合作,對油氣行業的經營可能會學到很多知識,但是也可能不會獲得利潤。如果民營企業也想進入到能源行業有一個大的發展,那么合作的力度就要大一點,膽子要大一點,要做好承擔風險的思想準備。”郭海濤說。
另外,對于近來被暴炒的頁巖氣,郭海濤也建議民間資本進入要謹慎。郭海濤稱,“頁巖氣的開發在我國相對來說風險要大一些,因為頁巖氣是一個非常規資源,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一些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地方,這樣投入就會更大,風險更高,基礎設施更差一些。但是,將來國家在這方面的政策會越來越開放,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有一些不錯的資源條件,但民間資本要進入的話,一定是有風險的。”
混合所有制改革難以真正破除壟斷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終于破冰,但是關于改革的意義卻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有國企領導稱,混合所有制是一劑藥方,它能夠治國企的病、救央企的命。而有人則認為,混合所有制僅是“偽命題”,會導致國有的侵吞民有資產,或民有的侵吞國有資產。
對此,郭海濤表示,其對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持有樂觀的態度,但是民眾不應對其抱有太高的期望,“不能說只要混合所有制實現了,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我想不是這樣的,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只能說按照目前的狀態逐步推進,比例逐步放開。”郭海濤說。
郭海濤稱,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是一個過渡的、階段性的現象,將來隨著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央企或可以進行資本運作。像鋼鐵這個行業目前產能過剩,很多國有資本其實可以從鋼鐵行業撤出,進行資本運作,這時候不用再局限于實體上的企業怎么樣。企業好,國有資本就投,企業不好,國有資本就撤。將來在能源領域里,隨著油氣安全的保障程度提高,也有可能實現這一點。
另外,郭海濤認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于打破壟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較為有限。
郭海濤說,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必要的,首先會提高三大石油公司的經營效率。不管它是不是國有控股,只要能提高效率,產出的品質越來越好,對社會就是有益的。
郭海濤表示,石化領域壟斷的體制不是中石油、中石化決定的,這個問題需要政府監管部門來考慮。所以,混合所有制對于打破壟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是有限的。真正要打破壟斷就是使產業組織實現再造,使中石油、中石化都成為競爭主體。
郭海濤說:“真正破除壟斷有難度,但是是可操作的,因為對于這么大的一個行業,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其實都是競爭性比較強的。我國現在還達不到那個發展階段,要一步改到那種程度比較難,但是按照我們的經驗,實行間接式改革,一步一步放開還是有可能的。我們需要分階段去實現。”
雖然不能從根本上破除壟斷,郭海濤還是肯定了混合所有制的積極意義。他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使石油行業變得更靈活,將來有助于保障我國油氣安全。
郭海濤表示,通過混合所有制這樣一個改革,國有企業可以進一步積累一些與民間資本合作的經驗。民營資本的進入,不論是戰略投資者還是財務投資者,都會對企業的經營、內部管理機制提出要求,即使是資本投資者的話,也希望公司經營更有效率,這樣最后才能賺得更多,這些對公司都是正面的要求。
郭海濤說,國有石油公司可以利用社會資本來突出自己,強化自己的優勢。實際上過去這些年,這些石油公司都是在做全產業鏈,從經濟角度來講未必是合理的。比如說中石油做上游更有優勢,中石化在下游也可能做得更好,通過這樣一種改革調整,我國石油行業會變得更有競爭力。
郭海濤說,中國的石油行業是很開放的行業,需要在國際上競爭,因此這種機制使企業變得靈活了以后,對于將來保障我國的油氣安全是有重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