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股創歷史新高影響,今日兩市雙雙高開,盤中震蕩走高,滬指收復5日線一度上行接近2350點。午后股指呈現高位震蕩態勢,滬指成功收復10日線,并逼近20日線。云計算、觸摸屏、通信、醫藥等概念股活躍。截止收盤滬指報2347.18點,漲20.87點,漲幅0.9%,成交量1254億元。深成指報9431點,漲89.82點,漲幅為0.96%,成交1294億元。
板塊方面,互聯網板塊走強,終盤大漲4.01%,漲幅領銜滬深兩市。通信設備板塊今日早盤崛起,個股多數飄紅,收盤漲2.96%,列漲幅榜第五位。醫藥行業走強,收盤漲2.31%,漲幅居前。此外,半導體、軟件服務和公共交通等板塊強于大盤;水務行業、環保行業和航空航天等板塊弱于大盤。
資金流向:個股方面,滬深兩市共有5成個股被主力資金凈買入,有5成的個股被主力資金凈賣出,其中,主力資金流入前5名的個股分別是:民生銀行、京東方A、TCL集團、中興通訊、國電電力。主力資金流出前5名的個股分別是:平安銀行、巨化股份、西南合成、中聯重科、招商證券。板塊方面,主力資金流入排名靠前的分別是:銀行、電子元器件、電力、家電、通信設備 板塊。主力資金流出排名靠前的分別是:證券期貨、航天國防、煤炭、工程機械、酒飲料板塊。
分析認為,技術面上,周三股指早盤微幅高開,盤中震蕩反彈走勢,,股指重回10日均線上方,目前日K線呈現小陽線為主,成交量方面呈現一定放大,市場資金相對較為活躍但是今日漲幅比卻大幅減少,市場賣壓現象較為明顯,后市注意關注10日均線支撐力度以及量能變化情況。操作上,輕倉短線博弈市場熱點為主,回避前期漲幅較大個股,如盤中指數再度擊穿10-50日均線則建議控制倉位規避風險。
申銀萬國表示,對于本周一的暴跌行情,現在普遍的解釋是受到“國五條”實施細則的影響,投資者都被20%的住房買賣差價稅嚇怕了。誠然,從大的角度而言,這一政策如果得到嚴格執行,那么無疑會極大改變國民財富積累的路徑,對于民間投資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個過程將是漫長的,而且從權威人士的解讀中,人們也看到這一政策本身也有探路與試驗的成分,因此今后還是存在調整的余地與可能,關鍵是要看它實施以后的效果如何。只是,對于股市來說,往往并不會等到這個結果體現出來才有所表現,通常都是瞬間就做出劇烈反應。過去有人說,如同中國經濟被房地產綁架一樣,中國股市也是被房地產綁架的?,F在看來也確實有點道理。這次房地產調控,股市受到的影響巨大。但問題在于,如果大家仔細考慮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實際上市場反應有過激之嫌,至少不至于引發幾乎所有板塊的下跌。而且,政策本身也有多建普通住房的導向,因此不至于對建材等板塊來說就是重大利空。從這個角度來說,股市大跌之后,出現企穩反彈是必然的,是投資者情緒回歸正常的一種表現。
東北證券認為,春節后市場出現的調整是技術層面時間窗口和境內外政策共振的結果。美國財政減支、美元走強,匯市、大宗商品乃至股市均出現大幅波動;國內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在1月份轉正,而上一次由負轉正是2009年7月份,彼時政策出現“預調微調”,而此次則是新國五條出臺,具有共性,但兩者對應的股市估值狀態等維度存在差異。目前來看支撐本輪股市從1949點反彈的經濟復蘇邏輯依然存在。城鎮化的推進,投資的政治周期,兩會對于改革、創新的期待,金融創新、資產證券化等均有利于經濟逐步改善、金融市場逐步改善。因此,近期出現“數日調整、暴跌百點”的情形是時間窗口和多重信息的疊加,并不太意外。后市仍有“失而復得”的要求(即收復至2400點上方),時間窗口可能在3月中旬。
消息面: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建議,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競爭力,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現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
外圍消息:
周二美國股市收漲,道指創盤中與收盤兩項歷史新高。美聯儲的貨幣刺激政策與企業盈利出現1990年代以來的最快增長,推動股市上漲。
截至美東時間下午4:0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25.95點,漲幅為0.89%,至14253.77點;納斯達綜合指數上漲42.10點,漲幅為1.32%,至3224.1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4.59點,漲幅為0.96%,至1539.79點。該股指在金融危機中曾大幅下挫,并在2009年3月9日觸及6547.05低點,自那以后大幅觸底反彈。